第七十四章 爱与卫爱(下)(2 / 2)
率领天目派弟子和马逐月二人,前往雁荡援助。
雁荡山位于温州境内。因“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秋雁宿之。”故而山以鸟名。雁荡山根植于东海,山水形胜,以峰、瀑、洞、嶂见长,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开山凿胜,发轫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文化底蕴丰厚。
雁荡派筑舍于主峰百岗尖下,百岗尖与雁湖尖、凌云尖、乌岩尖,合称雁荡四大尖。掌门和之泽,深得雁荡剑法精髓,乃一代武学宗师。但师兄焦化曲和虞神州,投靠倭贼,坏事做尽,为武林同道所不齿。和之泽武功与焦化曲不相上下,无力除去门中奸人,心情未免抑郁,因而在百岗尖上日日苦练,期待他日大成,能重整雁荡声威。
这一日和之泽正在岗上练剑,却得弟子来报,龙云卫获得倭贼动向,李愚桥率数十名五峰教徒,勾结师弟张环,前来争夺雁荡掌门之位。和之泽得报大怒,派中先出了焦虞二个奸贼,害得雁荡一蹶不振。这张环,虽然幼时曾在雁荡学剑,但其后转投无名道人门中,虽然与和之泽同辈,但转投他门,算不得正宗雁荡弟子。不想他竟然受倭贼撺掇,恃强前来争位,雁荡派迭遭*之后,派内弟子凋零,实力不济,武功高强者甚少,和之泽只得向附近的天目派求援。
却说李愚桥和张环来到百岗尖下,和之泽已得弟子禀报,当先率众弟子前来迎敌。张环一见和之泽,笑道:“师兄,十余年不见,别来可好?”和之泽淡淡道:“你此次上山,所为何来?”张环笑道:“师兄,你我原本是同门师兄弟,数年不见,师弟前来拜访师兄,师兄应以理相待,堵在门口让客人吹风,岂是待客之道啊?”和之泽闻言笑道:“你这师弟,无事不登三宝殿,也罢,我便请你到室内饮茶。”
和之泽将张环等带到大厅,命弟子奉上香茶。张环也不客气,品过香茗。笑道:“师兄,你执掌雁荡,已有十数年。我派原本乃东南第一大派,师公在时,与中原七派齐名,师父早年亡故,无法有作为。不想传到师兄手上,更是碌碌无为,让我雁荡派日渐衰弱,为中原武林耻笑。我虽然离开雁荡多年,但终究是雁荡弟子,见师兄将我派弄得乌烟瘴气,江河日下,心中不忍,故而和李兄前来,向师兄进言,若师兄让出掌门之位,由我获任,不过三五年,我必让雁荡派称雄东南,与少林武当并列。”
和之泽见张环无端指责,不以为忤,笑道:“师弟虽然曾在我派学艺,但离派多年,算不得正宗雁荡弟子,由你执掌门户,岂非名不正言不顺?”张环笑道:“师兄毋须担心此事,所谓成王败寇,掌门大位,有能者居之。我武功比师兄高出不少,又有武功天下第一的方青狮教主在幕后大力支持,派中哪个敢不服气?”和之泽见张环大言不惭,嘲笑自己武功低微,心下激起雄心,面上淡淡道:“师弟得了无名道人真传,想来武功高强,不把愚兄放在眼中,也情有可原。不如现下赌上一赌,我俩公平一战,你要是能胜我一招半式,这雁荡派掌门,由你来做,反之,饮茶后请速下山。”
张环正要应允,李愚桥抢先道:“和掌门,我等即是张兄朋友,走了半天,累得腰酸背疼,方来到贵派。早知和掌门武功高强,门中高手如云,我教前任执法焦长老武功,便得自雁荡,老朽早想领教一二。不如贵派选出三人,我方也出三人,三打二胜,胜者执掌雁荡门户,如何?”和之泽见张环一方,皆是名震江湖的武功高手,雁荡除自己之外,弟子无一能战,正自沉思不语,曹伟宸率天目弟子闯到大厅。
曹伟宸见李愚桥挑战,不甘示弱,说道:“好,久闻七仙门主的七仙剑法,乃当世一绝,曹伟宸早想领教,我替和掌门应下这赌约了。”李愚桥闻言大喜,说道:“难得曹掌门爽快,你我先打第一场,如何?”曹伟宸道:“好。”二人来到练功场中,拱手毕,各亮兵器,杀成一团。曹伟宸是天目派掌门,一身武功不弱,前次在天台,不与金花夫人大战,并非武功不敌,乃是为了顾全大局,不伤和气,齐力抗倭。现下面对李愚桥打上门,热血沸腾,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李愚桥武功高强,他原本就是当世一等一的高手,又得了方青狮传授祝融神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二人打了两百余合,曹伟宸大落下风,勉强苦撑了三十余合,被李愚桥一剑刺中肩头,当即认负。第二场由和之泽和张环比试。二人武功,原本同出一脉,但张环后来又学艺无名道人,剑法多了几分诡异,出剑方位往往大出预料,虚实难测,以奇取胜,剑法上胜了一筹。但和之泽的雁荡剑法堂堂正正,大开大阖,深得剑道其妙,内力高出张环一筹,二人各胜擅长,旗鼓相当,打得难分难解。打了三百余合,渐渐的和之泽剑法威力显现出来,一划、一圈、一点,剑上真气嘶嘶作响。逼得张环只有招架之功,全无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