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革命之心(1 / 3)
萧定乱带着拳王回到了林府,将其安顿下来,方于三女相会,一番缠绵欢喜自不必说,但萧定乱很有分寸,没有乱来,倒也无甚波澜。
现如今,他武功初成,锋芒显露,心中鼎革江湖的愿望渐渐浓烈起来,开始网罗人才。在他的心中,这个江湖已经腐坏,邪魔外道开始猖獗,充斥着仇杀,血雨腥风,侠客义士往往没有好下场,得不到尊重,纷纷归隐。江湖之中乌烟瘴气,世风日下,天不清明,地不慈厚,亟待需要一场革命,重新建立新的秩序,引领新的风潮,使得侠义之道重新兴盛起来。
他秉承着地藏王佛普渡邪恶的大慈悲意志,有一颗大无畏之心,净化江湖,发起革命,也就成了他武道追求之外的一个宏愿。
追求武道极致,破碎虚空,飞升成仙,乃是利己之事,无关乎功德,而江湖革命,一旦成功,邪恶清除,正道兴盛,就是大功德,乃是善因,会得善果。另外,革命江湖,建立新的秩序,发扬正道,对于他领悟大伦,天地自然之法和人间伦常都非常有帮助,如果成功,萧定乱甚至可以藉此领悟到大伦枪法的下半部天罡泰斗大伦枪法,枪法最终大成,枪承天地法,一枪破玄门,最终以大功德得到善果,一举得道,飞升成仙,到达另一番天地。
这是他的一个想法,乃是宏愿,超越了儿女情长,个人恩怨。他非常清楚,这个革命的愿望不是单枪匹马、孤身一人能够完成的,他需要一批力量,一批志同道合者,共同计议,才有机会去一步步的实现。
现在,第一步就是诛杀邪道,铲除暴力。
暴力的盛行,虽然只是表象,但确实因为江湖中人种种暴力行为,才把江湖变得血腥,动辄出手伤人,杀人夺命,睚眦必报之人比比皆是,宽宏大量,以德服人等种种美德,全部都沦丧、败坏了,反而有这种品德的人物,处处受到排挤,在江湖之中十分的吃不开,恍若异类、公敌一般。
江湖,已不是曾经那个侠道振昌,光明正大的江湖。
甚至于堂堂的太子,这个极有机会把持社稷神器的大人物,也都是充满了暴力倾向,狭隘少德,没有胸襟,苦心经营着一个杀人组织,在背后做各种血腥暗杀,铲除异己之事,似乎以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已经有些邪道的意味。
江湖邪道,邪恶之人多如过江之鲫,单凭萧定乱一人是杀不干净的,当然单纯的屠杀,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过度的杀戮,反而助长江湖的暴力之风。
他需要一个势力,一个党派,这个势力之中的成员必须要志同道合,必须要强大,在天下江湖之中有足够的话语权,足够的影响力,才能把他革命闹起来,才能推行新的秩序,新的风尚。
心间策划着这些事情,萧定乱不禁又想到了蔺梦凡的那句话杀戮是罪,那么我就以我一身罪孽,换一场大梦成真!
杀戮是罪,但很多时候,为了一个伟大的梦想,就不得不去杀戮,因为有一些东西存在着,那是比杀戮更重的罪,必须要以杀戮的手段破除。
杀破黑暗,先驱者在罪恶之中倒下,后来者便可以享受大好的光明,所谓伟大,大概如斯。
拳王这个人,萧定乱还是非常看好的,的确是个人才,潜力非凡,而且心智非常坚定,确定了一种信念,意志就很难被动摇、被扭曲。
毫无疑问拳王是个武痴,对于武道有着和萧定乱一样的至高追求,但也身负着血海深仇,与萧定乱也十分相似,而且同样是钟爱力量之道,更是和萧定乱趣味相投。
他们两个人能够相遇,似乎是命运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让他们知道,世界上从来都没有独行者,没有的只是邂逅的机会。
拳王叫做齐天平,师出龙虎山霸虎堂,非常了得。
霸虎堂与玄龙堂一样,乃是龙虎山最为精英的两个堂,只有最为天才、深受门派看重的弟子方才能够进入这两个堂内深造,学习无上武功。
龙虎山乃是武学胜地,有古武遗风,习武之人趋之若鹜,但玄龙堂和霸虎堂则可以说是胜地之中的胜地,乃是所有龙虎山弟子都想跻身其中的两个堂,可惜这两个堂中人数从来不多,走的乃是精英路线。
毕竟,这两个堂已经关乎龙虎山的武学传承,宗门绝学等等,事关重大,也不可能乱来,大肆吸纳弟子进入。
齐天平现年二十五岁,十岁进入龙虎山学艺,十五岁入霸虎堂,在门内被誉为天才,在霸虎堂中习得龙虎山的一门镇派绝学,乾罡虎烈神拳,不过二十岁时忽然决定背离师门,强行下山,盖因其发现了考妣丧命的原因,明白了杀父杀母的仇家到底是谁。那仇家就在龙虎山上,是个大人物,厉害非常,不是那时的齐天平能够对付得了的。齐天平心中暗恨,不愿与此人同在一宗之内,便即决定离开师门,下山闯荡,强大之后再杀回去,报仇雪恨。
不过,像他这种背离师门的弟子,要下山一般都是要被废除武功的,因为一旦背离师门,对于门派的忠诚就非常让人怀疑,若是将门派的绝学泄露出去,就会动摇宗门的根本,这便是任何宗门绝不允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