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渡龙河上(1 / 2)
盘龙省李家庄是一处山庄,山前有河,河宽十余丈,清波碧流,水草丰美,波涛滚滚,蔚为壮观。
此河名曰渡龙河,李家庄便在渡龙河对岸,唯有过得此河,方才可上李家庄。
渡龙河上无桥,渡龙河对岸李家庄山下,常年有李家子弟把手,非请者虽过河而不得上李家庄。
总的来说,李家庄上下向来不喜江湖之事,虽然位列天下十大世家之一,武学传承源远流长,在江湖中享誉盛名,然而却很少在江湖中走动,算得上一个超然世外的武学世家。
渡龙河边有渡口,渡口上只有一条船,撑船的是个戴着竹斗笠的老船家,老船家是个驼背,驼背的腰总是弯的很低,他弯着腰,低着头,时常在喝酒,他的酒好像永远也喝不完。因为他太闲了,船泊在渡口,很久都不会划一次,因为去李家庄的人太少了,而李家庄要出行的人也太少了。
所以,他虽然是个渡叟,实际却是一个酒鬼,时常都醉醺醺的,站在船上时还出人意料的稳当,但双脚一踩到地面,就开始窜窜倒倒了,脚踏迷踪步,晃晃悠悠,似乎扭秧歌。
不过今天他并没喝酒,昨天也没喝,他感觉很难受,但总算是清醒了些,身上也没有酒臭味道。他穿着一身裁剪得体的新衣,花白的头发梳理的很整齐,没有戴斗笠,端端的坐在船头,手里握着船桨,一边忍受着酒瘾发作的痛苦,一边静静的等待着,真是孤独寂寞,苦日难熬。
他在等一个贵客。
若非要接待贵客非常尊贵的客人,他是死也不想放下酒葫芦的。
忽然,老船公的眼睛微微眯起,眼缝里露出一丝鹰隼般犀利的神光直看向远处。
远处有一个人直投渡口而来,孤零零一个人。
这显然不是他要等的贵客,因为他知道,今天来的客人绝对不会是一个人来,纵然是一个人来,也绝对不会是步行,就算是步行,也绝对不会搞成这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
来者是一个十分尊贵的客人,但绝对不是他现在看到的这个人,他敢肯定。
很快,穿着朴素,风尘仆仆的人就到了渡口,笑眯眯的看着船头的艄公,吆喝道:“船家,我要过河,劳烦捎带一程!”
不坐船是上不得李家庄的,这是规矩,想来这来人是明白的。
坐船的,就表示李家庄有请。
而如果是不亲自来,特意拜会的,坐船也能表示一种态度,平和的态度。
你强从河上踏水过去那算什么?那算恶客!恶客李家庄是不欢迎的,只会被轰出去。
艄公听闻,却低下了头,轻喝了一声:“现在时辰不对,稍等半个时辰,老朽再送你过河怎么样?”
停身河岸,正看向对面山上李家庄的来者诧异道:“此话怎讲?”
艄公微微一笑,腾出一只手弹了弹衣领。
来者这才发现艄公的衣服是崭新的,穿的很是体面,而且形象也打理的非常好。
来者一下就想明白了,呵呵笑道:“您老现在错不开时间,是要接待贵客?来者身份似乎不低啊!”
艄公哼了一声,故意绕弯儿道:“老朽向来都是这副装束,天天如此,时刻如此。哪里是接待什么贵客!”他也是太无聊了,想找人说说话。
这时间,估摸着那贵客应该要到了,他害怕在送这年轻人过河时,恰逢着贵客到了河边,让人家在河边站着等船来,那就太失礼了。所以嘛,也就对不住这个年轻人了,只能让他委屈一下,在这河边先等上一会儿,待送了那贵客过河,再送他也不迟。他故意打着弯儿说话,一则是自己太无聊了,实在想和人说说话,二则嘛也是怕这青年在河边等的太无聊了。
他本不是个势利的人,但今天这个贵客,实在太尊贵,不容半点招呼不周,所以他也不得不势利一回,心里多少有些过意不去。
河边的青年闻言微微笑道:“不是接待贵客?呵呵,您老怎连酒都戒了?连酒葫芦都是空的啊!”
艄公尴尬一笑,长叹道:“老朽年岁高了,不能太嗜酒,的确是应该戒了。”
青年笑道:“那为何酒葫芦是开着的呢?为什么不把酒葫芦也扔了呢?”
艄公一愣,奇异道:“你说说看是为什么?”
青年道:“您老一定是个酒鬼,嗜酒如命。不过今天你没喝酒,昨天恐怕也没喝酒。不是你不想喝,而是你不能喝,喝了只怕要误事。你不是真的想戒酒,而是不得不暂时戒酒,所以酒葫芦还留着。留着的空酒葫芦是打开的,因为酒葫芦里还有些酒味道,你酒瘾发了,只能拿这空葫芦来闻闻味道,过干瘾而已。”
艄公鼻子动了动,闻到了一缕淡淡酒香从酒葫芦里飘出来,露出一丝陶醉之色,旋即看向河边青年道:“你怎知老朽嗜酒如命?”
青年笑道:“看出来的,你的身体对酒已有了一种依赖,那才是所谓酒瘾的关键所在,是以你的身体和常人不同,这瞒不了我的眼睛,我一看便知。呵呵,为了接待贵客,可真是难为你老人家了!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