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部分(1 / 3)
声跌倒:面目全非,五官不辨,立时气绝。
“翻手印”!曹劲松到底老辣,发觉黑衣人袭向身后,剑招未老,拧身攻向黑衣人背后,饶是如此,还是慢了一步。黑衣人一得手,门人一倒下。
同时他也看清了对方的武功路数,惊呼而出。
蒙面人似是早有预料,一击得手后翻身起脚踢向身后。
似乎他们击杀门人是为了震慑对手,乱其心神。
空手对白刃,好霸道!
的确霸道那时武帝上官风的成名绝技胜过任何兵器。
四个黑衣人武功诡异,不同凡响,
只几合,曹师兄妹即招式凌乱,疲于应付,险象环生。
“贤侄莫慌”!
“飞花休怕”!
几乎同声同时,“霸刀”齐景之和“戾豹”齐如豹已告加入战圈。
曹明义撤步退出,挥剑攻向与乃兄作战的黑衣人。
“戾豹”和“赛红玉”力敌一个黑衣人。
顷刻,场上势均力敌,陷入胶着。
原来,齐如豹赶到紫光阁时,其父随后就到,看到黑衣人如此凶悍,曹师兄妹岁时就有性命之忧,不待曹家招呼,就挥刀而上,群起而攻之。
毕竟是新结的亲家,毕竟齐如豹更揪心,毕竟黑衣人够狠毒,毕竟上官风的“翻手印”够可怕。
无畏剑!
所谓“无畏”必先“有畏”,只有“畏”才能“不畏”。
曹劲松深谙此道,武林赠号绝非浪得虚名。
曹劲松性格内向,做事沉稳,武功剑法搞不定的,就用智慧来弥补。
智慧是最可怕的武功和利器!
与强敌过招,他总以实对实,从不避实就虚,效果明显,百试不爽。因此,武林同道誉之“无畏剑”。
实力相当之下,以实对实,对于曹劲松来说,占尽优势,这是他的性格和智慧的浑然天成。
试想,别人以利器刺你的眼睛,你作何反应?不用想,立即挡开或躲避,因为怕伤着。
曹劲松绝不,他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必以牙还牙,不慌不忙,不急不躁,镇定自若。看似简单的同归于尽,实则内含玄机,兵法有云:攻其必救以自救,其第一层,攻其必救而不救,再反制者恒胜,其第二层。
曹劲松就是这样,往往被迫自救而不救,而后占尽先机,一举而胜。
此时,“无畏剑”正无畏出剑,就连黑衣人“翻手印”攻到面门时,依然不闪不躲,长剑直刺对方咽喉,拉足拼命的架势。搞得黑衣人一愣一愣,不得已,撤招再寻良机。
而无畏剑的机会已到。黑衣人恶斗上百招,“翻手印”毫无建树。只见他左脚飞起,肢体曹劲松左肋,右臂划弧横扫曹劲松右颈,同时其左手蓄力准备在“无畏剑”躲避时重击面门,一击而成。
“无畏剑”就是“无畏剑”,大露空门,全然不顾黑衣人如何变换身形,似平时练剑喂招一样,点剑式使出,在黑衣人一愣一怔之间,一剑封喉。黑衣人的所有招式堪堪触及衣肤,戛然而止,随即倒地气绝。
“霸刀”齐景之和黑衣人在顷刻之间业已过五十招。
刀出一片剑出一点,剑走轻灵,刀吃厚重。
然而泰山刀法,却不仅仅是一个厚重力沉可尽。
“霸刀”出招快如闪电,重如泰山,密不透风。
饶是黑衣人也只能疲于应付。第五十三招,泰山刀法横扫千军。
一片刀华过后,只见黑衣人一矮一长,只有黑衣不见蒙面。
一矮,黑衣人头颅飞出,一长,柱状血箭喷出。
黑衣人兀立不动,状极骇人!
此时
场上又有一变。
不等曹、齐二人助战,只听“碰碰啊啊”几声,但见两黑衣人腾身跃起,穿房越脊,消失于夜空之中。
无畏剑和霸刀本想拦击,但何人受伤实在挂念,即可稳住身形。
受伤的是曹明德和齐如豹。
平黑衣人的武功,四对二能够招架实属侥幸。
欲施杀招的黑衣人,突见同伴命丧当场,心念电闪:如击毙其中之一,自己势必难以走脱,是以声东击西,金蝉脱壳,走为上策。
本来击杀曹明义的黑衣人,中途变招,飞起右腿袭向曹明德,力道坐实,曹明德左腿折断,应声倒地,黑衣人随即左脚蹬地拧身腾空遁去。
“戾豹”齐如豹掩护未婚妻曹飞华,本就至于黑衣人的攻击之下,也是黑衣人兔死狐悲,怕一击不中,转而攻击曹飞华。
“戾豹”之戾,绝非虚名,眼见心上人就要命丧“翻手印”下,情急之间,刀柄下沉,刀尖向上,刀身贴于胸前,斜身腾起,护于曹飞华身前。
饶是有刀护身,齐如豹左锁骨还是被震断。黑衣人后翻丈余,腾身逃走。
众人查看伤势,所幸并无内伤,马上处理已毕。
为父者心疼儿子自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