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部分(3 / 3)
吹下,摔碎了,汉王本来就觉得门脸太小,趁此就重建门楼,扩大了许多。
门楼建成以后,要有匾啊,原来的门匾就是皇帝御笔钦书,新建门楼上的门匾自然也应该是皇帝御书。尽管汉王朱高煦瞧不起皇帝朱高炽,无奈人家是皇帝,御书门匾,无论如何也是让后人荣耀的事还是让这个自己瞧不起的人写一个吧。
写就写吧,这汉王朱高煦却憋了一个坏主意:朱高炽是个瘸子,书法也不怎么样,朱高煦就故意造了一块儿尺寸超大的门匾,刁难老实的残疾人朱高炽。
朱高炽为人老实,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汉王府”三个字,朱高炽以隶体书之,刚写了“汉”左边的三点水,因为朱高炽腿瘸,站一会就要动一下,写字嘛,匾额又超大,还要挪一点。正常人挪地方有分寸,腿瘸的人挪起来,就不大好掌握距离了。这朱高炽就是挪的多了,我们知道写字讲究一气呵成,朱高炽也懂得这个,一挪之下,就搭上笔了。本来古“汉”字右边第一笔应该写短竖的,这朱高炽却鬼使神差地写下一短横,短横就短横吧,没什么大事,不过笔顺而已,还有补救。不过,朱高炽写下短横之后意识到不妥,稍一走神,竟想不起“汉”字右边的写法。想不起也不能停啊,尽管朱高炽是个老实皇帝,他毕竟有自己的尊严呀,一个简单的“汉”字要是写不出来,成何体统?于是接着写下了一长竖,在下面又加上两笔,写下一个“木”字。这下彻底毁了,朱高炽灵光一现,意识到写错了,不得不停下来了。错就错吧,皇帝御书不能随便更改的。幸好朱高炽腿瘸,脑子还好使,就在“木”字后加了一个“目”字,终于成了一个字,不过不是“汉”字,而是“湘”字。“湘”字就“湘”字吧,也不是一个标准的“湘”字。隶书三点水比较平直,后面的又距离它较远,咋看一个“湘”字成了两个字:三相。
就这样,汉王朱高煦的“汉”王变成了“湘”王,汉王府换成了湘王府。
朱高煦本来想看皇帝朱高炽的笑话的,却白白弄丢了先皇封的“汉王”,心中懊恼不已。懊恼归懊恼,朱高煦不敢公然抗旨,只得做了湘王。
湘王府门上的门匾,虽然有些“残疾”也因为御赐之故,被永久流传下来,才会时常让人叫成“三相王府”。
“灵儿说什么”?公孙长猛然问。
“公孙哥哥,灵儿姐说的是‘三相王府’”,宋士英笑答。
“三相王府,三相王府”,公孙长自言自语,连说数遍,“莫非水象军师亦即水相军师,这‘水’就是‘湘’字的三点之水”?
“贤弟何意”?一点眉和肖飞愕然。
“哦”,公孙长应声抬头,“两位兄长,刚才灵儿说到‘三相王府’,小弟突发奇想,‘水象军师’中的‘水象’莫非就是‘水相’,原本就是一个‘湘’字”?
“大有可能”,一点眉若有所思。
“水象,水相,湘字,真是匪夷所思”,肖飞叹道。
“水相军师难道会是湘王本人”?公孙长沉思起来,“果真如此,不如”。
“肖兄,肖兄和灵儿及士英兄弟在此处,小弟和眉兄再到后面瞧瞧”,说着公孙长向肖飞递去眼色。
“这?好吧”,肖飞会意。
“灵妹和士英兄弟要听肖大哥的话,不可任性”,说着和一点眉往回走去。
“你,我”,钟灵儿正要说话,看到二人已经走远,只好作罢。
“贤弟之意”?走远之后,一点眉问。
“以小弟之见,先前眉兄听到的‘水象军师’定是‘水相军师’,这水相军师一定就是湘王本人。既然如此,那上官子婉要么藏在湘王府,要么藏在胡府。刚才有灵儿和士英兄弟在,不好明说,小弟想夜探胡府,眉兄以为如何”?
“贤弟既去,愚兄自当陪同”。
“这个”?公孙长有些迟疑。
“贤弟只管放心,就算愚兄帮不上大忙,亦决计不会拖累贤弟”。
“小弟岂是这个意思?只是里边情况不明,此行必定凶险万分,万一小弟失手,就一个人而已,眉兄何必再搭上性命”,公孙长很诚恳。
“公孙贤弟此言差矣,愚兄本就身为杀手,整日刀头舔血,哪一回都有命丧当场的可能。莫说区区一个胡府,即便是龙潭虎穴,又有何惧?再说,若连贤弟都不能渡过此关,愚兄逃得过去吗?与其日后逃亡,不如今天放手一搏。愚兄心意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