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顺藤摸瓜(上)(2 / 4)
藏起来还是可以的。
更为重要的是,天启大学校长何威是个比较反感行政干预学术的人,而且任人唯贤,大学内聘用的除了来自国内的学者之外,还不拘一格的提拔了不少当年撤过来的华侨,甚至其他国家的优秀学者。从学术角度也是比较自由的,甚至允许那些学者公开批评桃源星管委会的一些政策。
一位老太爷在“天启大学城”这几个字上面重重的画了一笔,很明显,越是“自由民主”的发源地,这种潜在威胁就越高。然而你又不能真的去用行政无限制的干涉学术,只许歌功颂德而不许批评讨论,不然学术也就被废了。
不过,既然嫌疑人本身就是天启大学的人,那么把天启大学城翻过来,全力查找嫌疑人和相关人员,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当然,如果仅仅是推断到这里,那么这些老太爷的名号就白叫了。很快有人提出,这种手段的两个关键点,第一万一受害者酒驾没有死亡,而只是受伤了怎么办?对方的目的是灭口而不是阻止此人参加什么研究。第二,这种手段虽然巧妙,但是也并非天衣无缝,如果桃源星的警方查出问题所在了怎么办?毕竟警务工作并不是公开的,犯罪嫌疑人也不知道天启市公安局的大部分警察都是棒槌不是。而在这里,他们没有外援,没有退路,一旦被发现就只有死路一条。
然而很快,这两个问题也得到了完美的解答。
一位老太爷抱着一堆卷宗走了进来,一把把卷宗扔在桌子上,宣布了自己的发现通过对公安局之前相关和类似案件的排查,他发现,起码有9宗类似的案件,都被以意外处理了,然而这些案件也都是疑点重重,只是死的有学生,有老师,也有普通职工,都是一些普通人,二桃源星很多人因为工作压力大,经常喝点酒聚会本来就十分普通,酒后作死驾车也很多,所以并没有引起警方注意,大部分以意外收场。然而现在看起来很有可能是其他的刺杀行动。
如果这些行动都是有预谋的暗杀的话,那么很有可能,这次的虎符行动成员的死也是因为敌人并不了解这位成员的真实身份,把他当成了普通人。
成渊马上想起,虎符行动之前汇报说有人在传播挑拨桃源星和国内的各种谣言,如果这位355号情报员为了调查这种谣言的源头,自己假装同样有这种思想,引起对方的注意,但是此人毕竟是后招募的人员,经验有限,很可能是在接触过程中被人看出了什么端倪,本着宁可错杀不能放过的原则,才决定除掉他。
而更关键的是这位老太爷很快就发现,在这几次“意外”之中,第一个赶到的救护人员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就是说,尽管天启城的紧急医疗救援人员比较有限,但是其中一个人参与了所有可能是暗杀事件的第一抵达现场人员,从常理来说,这个概率还是很低的。而且,这些急救人员在将受害者送回医院之前,还是有机会做手脚的。
利用技术手段,公安局立即找到了主要嫌疑人李芸洁和那个急救人员的手机通讯记录(桃源星手机实名制,而且每人只能有一个号码,市场上也并无一次性手机出售)发现在所有的意外发生前,那名急救人员都会收到一条来自各种人的短信,内容一般是某某购物中心哪些商品减价之类的。然而一核对那些购物中心才发现根本没这些活动,这只是联系的密码而已。虽然破译需要时间,但是已经说明了问题所在。
很明显的问题,只是之前并没有人将这些内容串起来分析。同时也说明,不止在天启大学城,这些神秘的敌人有可能已经渗透了相当多的地方。
而第二条的疑问也很快有了结果
要么还得说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太爷们的警惕性够高,第一时间封锁了公安局。当然,在国内对付各种有组织犯罪的过程中他们积累了很多经验。知道这些组织依靠收买警方人员,玩一出无间道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
案子一开始,他们就直接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攘外必先安内”面对的对手如果是长期潜伏的集团性质的,那么玩一出无间道,在警局内安插卧底,了解警方的动向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必须先排除警局内部人员泄密的可能,才能继续行动。
于是整个公安局,就进入了全境封锁的状态,先从内部监控查起,在未发现异常的情况下,开始对每一个警员进行一一审讯。
于是这些平常安逸惯了的天启市警察们,就先很幸运的体验了一回当犯人的感觉,被武警架着一个一个的接受“老太爷们”的询问,让他们好好过了次审讯犯人的瘾。在这些审问过的罪犯都是论车皮装的老太爷们的各种问询下,这些几乎没见过几个罪犯的警察们竹筒倒豆子似的供出了自己所有知道的事情,包括谁老偷偷从警局顺圆珠笔,或者故意在警局休息的时候用警局的电脑看电影等等。
果不其然,在全套审问过后,这些老太爷们的反应是,虽然大部分警察都有点怂,缺乏国内警察的那种“痞气”,和应对审讯的经验,但是本身没什么问题。只有两个人,有点“毛病”,而不巧,其中一个人的工作是档案管理室的内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