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处心积虑,王莽篡取汉室江山 (1)(8 / 11)
相位,还把他和家人都赶出了长安城。三天后,王商吐血身亡。
王莽高智商的“官二代”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河北大名县东),是王政君的侄子,其父王曼早死,不久哥哥也因病去世,刘骜即位后王氏一门唯有他家没有封侯,因此家里条件也不怎么好。王太后也常惦记着王莽这个小侄子,当年自己没能力帮助他们,如今自己尊为皇太后,所有的族人都跟着自己沾了光,唯独二哥家的孩子,孤儿寡嫂无依无靠。王太后总是在成帝面前提起这件事,要成帝怜念王莽一家。同样是晚辈,那些跟着自己沾光的兄弟家的孩子个个都是一副得意洋洋、不可一世的姿态,相比之下,既没封侯也没封爵的王莽一家依旧清贫。每次想到这里,皇太后都觉得内心焦急不安。
事实上,王莽虽然成长条件比不上其他兄弟,但是在皇太后众多外甥当中,他却是资质最佳的一个。王莽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由于哥哥王永出仕后不久就病死,王莽将哥哥的儿子王光视同己出般地养育。由于未领食邑,王莽家的生活品质不如堂兄弟们那样宽裕,虽然如此,他却出钱让哥哥的儿子去读书,还时常让王光带些礼物馈赠给他的老师和同学。
在王氏家族的势力如日中天的时期,顶着皇太后外戚的身份,却过着平民生活的王莽备受关注,更何况他为人处世德才兼备,受到了当时百姓的一致好评。
公元前22年,大司马王凤病倒,病情很严重,王莽整天在跟前悉心照料,让王凤很感动。成帝听说母舅病了,亲自到病床之前探示,一边安慰母舅道:你死后,我会让你的弟弟平阿侯王谭继任大司马大将军这个国家最高之职。然而王凤却很出人意料地黑了自己弟弟一把,反而向汉成帝推荐了王莽,而且还自愿把自己的封地分给他一部分。
没多久,王凤去世,王莽升为黄门郎,后晋升为射声校尉。六年后,公元前16年,王莽终于被封为新都侯,这一年他三十岁。
公元前15年,大司马王音因病去世。按正常的升级顺序来说,接任大司马之位的应该是成都侯王商,继任的应该是平阿侯王谭,但是这两个人都不太幸运,于两年前已经去世。接下来应该轮到王立接任为大司马一职,但王立此时因行为不检点被人告发,所以大司马这个机会跳到再下面的弟弟王根头上。王根由于身体不好,多次向汉成帝请求辞职,回家养老,汉成帝挽留几次最后也同意了。当时,居九卿之位的外戚当中,以淳于长的地位最高。淳于长与王莽是表兄弟关系,太后王政君是他的亲姨妈,而王政君又是王莽的亲姑妈,并且,与王莽一样,淳于长是通过王凤的推荐,走上了仕途。然而,淳于长这个人比较贪心,在这个时候他做了一件事情,最终使自己失去了竞选的资格,并且丢了性命。
汉成帝最初的皇后是许广汉侄子许嘉的女儿,后因赵氏姐妹得宠而被废,许皇后被迁往长定宫。淳于长私通许后的姐姐,想从许后这儿捞一把,于是向许后承诺:我能帮你重回皇宫。许后的想法是,自己已经被废过一次了,要是能够回宫做个婕妤之类的妃子也不错,于是欣喜若狂,给了淳于长很多好处费,前后送了马车、金钱、名贵衣服等,累计资金上千万。然而淳于长只是逗许后玩儿,信口开河就这么随便一说,目标是许后的钱财。不仅如此,他还大占许后便宜,真是坏到掉渣。
事情很快被揭穿,许后姐姐被砍头,许氏本来已经搬回长定宫了,这一下彻底废了,又回到昭台宫。然而等待她的是更悲催的命运。
淳于长这件事做得很不厚道,他给一个绝望中的女人许下一个美好的未来,而目的却是她拥有的钱财,这个看似美好的未来不过是个丝毫没有分量的肥皂泡。养精蓄锐的王莽抓到机会开始揭发淳于长的恶劣行径,不是王莽不顾血缘之情,而是淳于长实在太渣了。终于,淳于长失去太后的信任,汉成帝也觉得这个亲戚留在身边很丢脸,以此免职,遣回其封地。
淳于长是个意志力很坚定的人,虽然被汉成帝嫌弃,但他还是想抓住点什么机会回到朝廷。于是,他选择跟自己的仇家红阳侯王立合作。怎么合作呢?这淳于长因为要被遣送回封地,之前用的马车什么的就不带走了,淳于长想把这些送给王立,请他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汉成帝虽然贪图美色,可是他又不傻,这事马上引起了他的怀疑,于是将王立和淳于长都送到司法机关武力伺候。这一回,戏侮许皇后的事情也给抖露出来了。这一下没退路了,淳于长必须死,许皇后也必须死。其后,王莽把表哥淳于长的家属也全都杀了。
公元前8年,王莽与姑表兄弟淳子长竞争大司马一职,并胜出登上大将军宝座。此时的王莽三十八岁。
赵飞燕姐妹淫乱后宫
汉成帝的元配许皇后因失宠而闹出一系列的事情,最后被下令处死,结局很是凄惨,但是,她曾经也是汉成帝的宠妃,享受过集千万宠爱于一身的美好时光。
许皇后是昌邑(今山东巨野)人,是恭哀皇后许平君堂兄弟许嘉之女,是汉元帝刘的表妹,汉成帝刘骜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