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风雨欲来,外戚与宦官轮流执政(5 / 8)
由于跟顺帝年龄相仿比较有共同语言,梁曾一度受到皇帝的专宠,但她并没有恃宠而骄,而是经常提醒顺帝说:“只有后妃互相不妒忌,皇上子孙众多,江山才能永固,才能国泰民安!陛下最好能够平等对待嫔妃,这样我也可以避免一些诽谤。”这让顺帝高兴之余,内心又充满感动和欣赏。
四年后,十五岁的顺帝立梁为皇后,十七的梁入主后宫,结束了贵人的生活,开始母仪天下。梁当了皇后,梁氏一族开始加官晋爵,其父亲梁商被顺帝加封为户邑,赐安车驷马,长兄梁冀升迁为步兵校尉,其他亲属也都跟着沾了光。由于汉朝历史上太多外戚专权的例子,顺帝朝臣们担心重蹈覆辙,因此纷纷上书皇帝,建议不要给梁氏一族实权,赏给他们金银财宝就行,但是顺帝不愿采纳。
公元134年,梁商被封为大将军衔,总理朝政。意识到自己风头太盛会招人恨,梁商有意回避汉顺帝的重用,经常请病假,不去上朝。可是顺帝比较实在,见梁商老躲着自己,于是一再下诏,最后将梁商请出,就任大将军。梁商待人谦和,关心百姓疾苦。每当发生饥荒时,他便下令家奴拉着自己家的粮食赈济灾民,所以深得百姓爱戴,即使是以前那些反对他的大臣也开始对他产生敬佩之情。
公元141年,梁商去世,由于他在朝廷上下口碑很好,顺帝出于信任,在梁商还未下葬的时候,下诏任命梁冀继承父业,荣升大将军,另外封梁皇后的弟弟为河南尹,这样一来就等于让梁家掌握了朝权。然而梁冀其实根本没有担任大将军的才华和德行。他游手好闲,整日不是喝得大醉,就是踢球下棋,斗鸡走马,而且为人阴毒,谁不同意他的意见,他就针对谁。据说,大将军特喜欢兔子,他还专门修建了一个兔园,有一个商人因为误杀了梁家兔园里的一只兔子,结果“坐死者十余人”。
三年后,公元144年八月,汉顺帝刘保因病驾崩,时年三十岁。刘保死后,因为梁皇后没有儿子,梁氏一族决定让虞贵人生的儿子、两岁的刘柄即位,为冲帝。五个月后,刘柄不幸夭折,大将军梁冀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支持立渤海王刘鸿八岁的儿子刘缵为皇帝,而以李固为首的另一拨大臣认为二十岁的清河王刘蒜是继位的最佳人选,为了长期掌权,梁太后选择立八岁的刘缵为帝,称汉质帝。汉质帝虽然年纪小,但是很聪明。有一次梁冀在上朝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为一件小事情把一个大臣骂得狗血淋头。小皇帝刘缵童言无忌,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对梁冀脱口而出:“你真跋扈,是跋扈将军!”梁冀听了,恼火之余对这个自己亲手扶植的小皇帝又感到恐惧,才八岁的孩子就敢指责自己,以后亲政肯定不会放过自己。公元146年六月,梁冀用一个毒饼结束了刘缵的生命。
质帝死后,梁冀与梁太后再次探讨新皇帝的人选,最终选中了汉章帝的曾孙刘志。可是消息一传出来就遭到了李固等人的反对,再次坚持要立清河王刘蒜为皇帝。梁冀很生气,重会公卿大臣,言辞激烈,试图弹压众人,但李固软硬不吃,坚决支持刘蒜。梁冀无计,可施跑到梁太后那儿去告状,于是太后免了李固的官职。最终刘志在梁氏家族的“关怀”下登上皇帝宝座,称汉桓帝,梁太后名义上仍然是临朝听政,但实际上梁冀才是汉室江山的主人。
刘志知道自己能登上皇帝宝座,主要是因为梁冀的支持。为了酬谢梁冀“援立之功”,他对梁冀的礼遇之优,超过了萧何;封地之广,超过了邓禹;赏赐之厚,超过了霍光。可以说梁冀所受到的皇帝恩遇,超过两汉以来一切元勋。东汉王朝不乏外戚当权,但是梁冀却是所有外戚里最为专横的,见者无不“侧目切齿”。大多数人敢怒而不敢言,个别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结局大都很悲惨。
袁著就是其中一个。他当时任郎中小官,看到梁冀飞扬跋扈,忍不住给皇帝上书,指出朝廷已经“势分权臣”,建议大将军梁冀“功成身退”,回家养老比较好,还提出“除诽谤之罪,以开天下之口”。梁冀知道这件事后,马上去抓袁著。袁著改名换姓迅速逃走,又诈死,用蒲草假装自己的尸体,下棺落葬,但仍然躲不过梁冀密探的耳目。梁冀最后抓到袁著,并将他活活地打死。这还不算,梁冀还把与袁著有关系的人都杀了。袁著的好友,当时的名士郝絮、胡武、刘常都遭诛连,仅胡武一家被杀害的就有六十余人。郝絮刚开始也跟袁著一样,试图躲过梁冀的魔爪,但梁冀的党徒太多,最后只得亲自在梁冀门前服毒而死,以保一家性命。
在梁冀的折腾下,腐朽的汉朝因统治阶级的腐败导致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在内忧外患中,公元150年,四十五岁的梁太后去世,去世之前将权力全部归还给桓帝刘志。但梁家的势力依然强大,梁太后死去了,梁冀还活着,他仍然把持朝政,并且让另一个妹妹梁女莹成了桓帝的皇后,这让表面上亲政的桓帝的权力大打折扣。一个梁太后去世,另一个梁皇后站起来,梁女莹本身相貌平庸,依靠家族势力专制内宫,生活极其奢华并且手段残忍,在她的威胁下没有别的妃子敢接近桓帝。
公元158年,忍无可忍的桓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