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百四十七节 第三大汽车公司?(下)(1 / 2)
第三卷 第一百四十七节 第三大汽车公司?(下)
1925年,T型轿车开始将市场丢给了它的竞争对手通用汽车公司。
1926年T型的出售量剧减使亨利福特认识到他儿子一直在坚持的主意是对的:他们需要一个新的车型。
亨利福特主要从事发动机、车体和其他机械装置的设计,在这些方面他有丰富的技术经验。
他的儿子主要进行外形的设计。
埃兹尔福特也克服了他父亲一开始的反对引入了液压刹车系统。
这个合作的结果是非常成功福特A型车
该型车流行了几种车体款式和富于变化的颜色。
当A型轿车开始失去市场、输给它的竞争对手的时候,在1932年,福特汽车公司又推出了V-8型汽车。
6年后,在1938年,在福特的儿子的建议下,Mercurt型车成为福特汽车公司发展中档汽车市场的突破口。
在此期间福特汽车公司走了无数的弯路,从此远远落后于自己的对手的通用汽车公司位居美国工业第二!
任军心中暗骂,美国人都他****这个德行,近年来在日本等外国汽车公司的猛烈进逼下,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由于傲慢自大、缺乏远见、判断失误,以及错误运作等原因,面临本土市场不断丧失的困境。
日本丰田、本田等外国汽车公司以可靠的质量、最新的技术、优良的设计,合理的价位……制造消费者真正想要购买和符合他们想象地汽车,能横扫美国汽车市场。
侵占大量美国汽车市场份额。
这些在底特律曾经拥有的无可争议的优势,如今落入他人之手,成为底特律没落之因,真是莫大的讽刺!
“大家静一静,听我说!”任军举起双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拉,“其实电气与机械的结合,是一个汽车名牌多元化的一个过程。
与单一的生产产品地生产过程完全是恰恰相反背道而驰的两个概念,我相信到目前为此T型车是市场上最受平民欢迎地汽车。
但是通用汽车公司的富贵豪华车卡迪拉克也卖的非常不错,这是为什么呢?有的人可能仅仅能够承担得起特定的价格,而有的人愿意为较高的品质而付出较高地费用,有的人喜欢清淡,有的人酷爱辛辣,有的人追求成功,有的人享受人生……不同消费能力的人群能够承受不同的价格。
不同的人群可能被不同地产品特性所吸引,不同人群的价值观、理念和生活方式也迥异。
产业存在不同细分市场的事实为多品牌奠定了基础!如果同一类产品中的两个品牌没有任何特色,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区别,那么这两个品牌中只有一个有存在的价值。
品牌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区分,而区分地意义则在于满足特定消费者特定的需求,并且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这种区分!”
“多年以来的市场经验已经确切的证实,麦克——福特汽车就是依靠产品单一的民用T型车无数次击败了我们的对手,事实告诉我们照着这样的路数走下去是正确的!”
“多品牌战略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把生意做大。
击败我们地竞争对手,首先,多品牌战略,符合产业发展地规律——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市场不断扩大并且不断被细分地过程。
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什么我们穿的西服而不是仅仅推出高档、中档、低档三个品牌?而要有样式与颜色等等区分?”任军指着大家的西服说,“我们在座的各位。
有两个人的西服完全一样的吗?”
当后世IBM的大型机垄断市场的时候,也许没有人能够想到今天的电脑会发展到:大型计算机、服务器、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手写板、PDA、工作站、智能手机……当汽车刚发明的时候,再大胆的发明家也无法想象今天的跑车、SUV、轿车、两厢车、MPS、MPV、卡车、面包车、微型面包车、豪华车、经济型车、中档车、紧凑型商务车……不同的产品针对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被发展出来然后推向市场,他们需要与原品牌形成区分,强化定位。
福特看了看自己的西服,看看了任军,忽然张开嘴巴想说什么,但始终没有开口!
“第二,多品牌战略也是攻守兼备的战略手段。
我们可以寻找、引导、激发、创造不同人群的需求。
如果企业不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提供特定的产品和服务,并打造强而有力的品牌。
那么。
它的竞争对手就会这样做。
它的竞争对手将创造出强而有力的品牌。
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清晰的定位。
然后,企业将看到自己的消费者被夺走。
市场份额变小,利润率受损。
虽然我们的T型车市场的销售额占有60%以上,但是最终美国市场的40%由通用汽车雪佛莱、别克、凯迪拉克等品牌的多种车型共同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