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三百三十五章 武器配置(1 / 3)
华盛顿广场位于格林威治村与东村中间,被纽约市最波希米亚的自由与颓废环绕着,西边的格林威治村自广场建立后,成为了好多作家、艺术家的栖身之所。从艾伦坡、马克吐温、惠特曼到鲍伯迪伦等,这里的高租金只有混得开的艺术家才住得起。
东村的身段稍低,庞克族与实验剧场在此出没。以华盛顿广场为中心的方圆一公里内,有好咖啡馆、好酒馆、好餐厅,还有彻夜不眠的爵士酒吧。
这里算得上是美国少数几个的繁华地段,每天来往的客流量与白宫前的大广场相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华盛顿广场现在是纽约最具活力的户外空间之一。
华盛顿广场通常挤满了人,有些是街头艺人,有些是附近纽约大学的学生,还有滑直排轮的、拍照的、睡午觉的…,广场的表演空地上不乏爱炫人士秀出绝技,有人穿得像圆桌武士,拿一只木剑,独自儿表演话剧,还有些打扮得怪里怪气,活像刚吸毒的模样,站在表演台上跳舞或耍宝。
今天的华盛顿广场仍然的热闹非凡,但是平日里的那些平民与各行各业的小商贩不再是广场的主体与焦点。
大批的防暴警察拉了一道长长的警戒线,拥挤的人们只好栖息在警戒线之外,不断的探头向广场的中间张望着,即便是真正的主角还没有登场,他们已经表现出迫不及待地样子。
广场上最醒目的设施是大理石拱门。这座拱门原建于1889年,为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宣誓就职100年纪念,拱门右侧有一个隐藏式楼梯可攀登其上,另外,拱门的两侧均立有华盛顿的雕塑,右侧是和平时期的华盛顿,左侧是战争时期的华盛顿。
美国政府今年之所以把军火招标地点选择这里。可见小罗斯福是别有用心的,他要让戎马一生地华盛顿知道美国不能再沉默下去。他要让美国的人民知道美国已经在战火地包围之中,也呼吁美国广大的人民,感悟华盛顿为了和平与自由而战的理想。
在人们吵吵嚷嚷之中,不知不觉的今天的主角便粉墨登场了,除了国防部的要员们还有军械局的专家们甚至还有参众两院地特邀嘉宾们稳稳的坐在了评委席上之外,当属那些参加竞标活动的军火大鳄们了。
今天招标活动与历年的招标活动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玩意,按照每年的惯例。首先还是一个简短的开幕式,漂亮的女郎,登场之后宣布开幕式地第一项由国防部长致辞讲话。
“……重视全民防卫,军民的结合。建设强大的国防,对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国防,国家安全就无从维护,而国家的安全须臾离不开军队。军队是国防的支柱,历史与现实不仅一次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国防部长慢慢的站起身来,手里的拿着一张早已发黄的稿纸,宣读起来,其实他的眼睛并没停放在稿纸上,而是不断的飘忽在现场的人群之间。默默的计算着自己的回头率究竟有多高,他几乎每年都再重复同样的一句话,“我们不希望卷入战争,但是我们却需要一支保卫我们家园强大国防力量……”
肆无忌惮地人们似乎对这个并是不很感兴趣,上面大讲,下面小讲,滔滔不绝地讲话终于在稀稀拉拉的掌声结束了,从国防部长到布衣平民,大多数人保持了沉默,他们真地不希望美国卷入战争。只有小罗斯福和几个官员静静的守候在白宫。随时关注着招标现场的情况,原因是他们提前认识到了日本人的枪口已经顶在了美国人的脑袋上。
“招标正式开始。下面第一家登场的样车来自于杜邦财团……M3“格兰特”中型坦克…”
随着样子的登场,几个由于秃顶脑门上真正发光的专家,慢慢的围了上来,他们手中拿着这样那样奇形怪状的测试工具,敲敲这里,敲敲那里,一会钻进坦克的腹部,一会钻进坦克的车底,进行各种测量。
遥远望去,虽然听不出他们在交头接耳的议论什么,但是从他们一会眉开眼笑,一会瞠目结舌的面容可以看的出,他们对M3中型坦克的肯定。
M3“格兰特”中型坦克从结构上看,M3中型坦克的最大特点在武器系统上。其主要武器是两门炮:一门是M2或M3式75mm榴弹炮,装在车体右侧的突出炮座内,携弹46发,火炮的高低射界为0度到+20度,方位角为左右各15度。另一门37mm加农炮在炮塔上,携弹178发,火炮的高低角为7度到+60度,方位角为360度。辅助武器为3-4挺机枪,其中最突出的是车长指挥塔上的7.62mm机枪。
所谓“三层武器配置”,指的就是指挥塔上的机枪、炮塔上的火炮和炮座上的榴弹炮。由于车替右侧有突出的炮座,炮塔不在中轴线上,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此外,还有一挺与37mm火炮并列的机枪以及车体前安装的1-2挺机枪。机枪的弹药总数达9000发。
M3中型坦克采用了“大陆”9缸风冷航空汽油机,最大功率340hp。动力装置位于车体后部,通过一根根很长的转动轴,将动力传递到车体前部的变速箱-差速箱-侧减速器-主动轮。这种发动机后置,传动装置前置,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