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章 吴中之战(1 / 2)
更新时间2013-2-2 22:57:17 字数:2211
昏迷中的李豫被崔光远这么一折腾,竟然苏醒过来,一阵咳嗽,口吐乌血。众将见李豫醒了,一起上前查看。
崔光远悲喜参半,起身立于榻前,拦住众将说:“你们要对陛下不利,先杀了崔某。”
薛平上前指着崔光远说:“姓崔的,你说什么胡话?想去黄泉平成全你,不要在此碍事。”
崔光远指着浑瑊、李国臣、薛平说:“你们假传圣谕,扣押侯刺史,挟持老夫至此,不是要图谋不轨?”
李豫缓慢坐起身,对众人说:“你们在这吵什么?”
崔光远回答:“陛下,臣愿与您同赴黄泉!”
李豫没听明白,问崔光远:“崔公不是在苏州搭理政务,怎么到包山来了,你要与豫一起去哪?”
“陛……陛下,臣刚才欣喜过望,一时口误。臣陪伴陛下左右,哪儿也不去。”崔光远这才知道李国臣传谕命自己知苏州事,确实是李豫的意思,并非假传圣谕。
浑瑊命郭曙请来老郎中。
老郎中为李豫把过脉,回禀道:“陛下,您身上的火毒已经清除,再调理几日便可痊愈。”
------
李昭道以扬州大都督府长史身份发布布告,说太尉李光弼唆使副将李国臣密谋作乱,挟持皇帝于包山岛,纵兵夺取苏州城,公然反叛朝廷。李昭道自称先前得到皇帝密诏,暂领江淮都统,授权淮南、江南东道各州县征招乡勇,准备勤王救驾。
扬州城南大庙圣火坛前,八名身穿深色长袍的“圣使”围成一个圆站立。
教主阿萨站在圆心对八“圣使”说:“诸位,主神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此次你们率我教精锐南下苏州,当殚精竭虑、舍生忘死,杀了唐廷的狗皇帝,为扬州罹难的同胞报仇!”
八“圣使”齐声回答:“我等谨遵圣教主教谕,殚精竭虑、舍生忘死!”
------
李豫苏醒的第三日午后,留守苏州城的乌承恩匆忙赶来禀报:“今日清晨,近万邪教教众突然聚集并进攻刺史府,末将见对方人数众多,被迫率军撤出苏州城,来此向陛下请罪。”
李豫:“浑瑊、李国臣听令!”
浑瑊、李国臣:“末将在!”
李豫:“立刻集合各军,随我收复苏州。”
崔光远:“陛下,乌将军刚才说苏州有近万乱贼,您不宜亲身涉险啊。”
浑瑊:“崔公所言极是,请陛下留在包山。”
李豫:“我意已决!我到要看看,这帮邪教乱贼有什么本事。”
李豫率领一千六百骑兵来到苏州西南的蟠门外,只见城楼上挂着拜圣火教的圣火旗,拜圣火教的八大“圣使”率五千教众出城列阵。
薛平手持红缨枪,十分不削的说:“这帮乌合之众,竟敢出城挑战。陛下,平愿打头阵。”
乌承恩对薛平说:“将军小心,这帮乱贼不知是何人训练出来的,不知疲惫,不惧性命,很难对付。”
薛平骑玉狻猊、执红缨枪出战,拜圣火教的震位“圣使”持矛迎战,两人你来我往,在马上斗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薛平逐渐显得力不从心,而对手却没有丝毫疲惫。
李豫见状,命郭昢、郭晤出战相助薛平。拜圣火教派出艮位、巽位“圣使”迎战。李豫又命章仇瑾瑜、乌承玼、乌承恩出战。拜圣火教也派出离位、坎位、兑位“圣使”迎战。双方势均力敌,李豫身边只剩下浑瑊、李国臣和郭曙三将,拜圣火教还有乾位、坤位“圣使”尚未出战。
李豫见久战对已不利,下令鸣金收兵。拜圣火教的八“圣使”不肯罢休,率军步步紧逼。郭曙率飞骑护卫李豫先行,浑瑊、李国臣率军殿后,唐军凭借骑兵优势,很快成功脱身,向南退至灵岩山。
薛平体力透支,从坐骑玉狻猊背上滚落在地。章仇瑾瑜、郭昢、郭晤、乌承玼、乌承恩也都十分疲惫,次日无法再战。
“这帮贼匪,竟有如此实力!”李豫十分悔恨自己之前的轻敌。
李国臣:“陛下无须多虑,浙东乱贼已经平定,可立刻传令李太尉,命其率军来援。”
李豫:“传令李太尉,命其派出一部兵马北上苏州。”
拜圣火教初战告捷,十分嚣张,八“圣使”率领近万教众倾巢而出,将灵岩山团团围住,日夜强攻。
浑瑊向李豫建言:“陛下,我军皆为精锐骑兵,很容易突出包围。与其坚守此地,不如突围南下。”
崔光远意外的反对道:“不可。目前看来陛下退到哪里,这帮乱贼便追到哪里。这要是传扬出去,陛下岂不是威严扫地。”
李豫想了想,对众人说:“崔尚书所言有理,我们就坚守此地,等待李太尉的援兵。”
双方在灵岩山鏖战五日,唐军处于被动防守,战线从山脚逐渐退至半山腰,形势变得十分不利。
这日午后,乌承玼兴奋的跑来禀告:“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