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之百地刚直、绝不阿谀。 (1)(10 / 11)
,不是王旦,更不是王钦若,以上三位都非常缜密。寇准风采绝伦,倜傥不群,时刻都有好玩的事发生。
时间进入公元一〇〇八年,宋天禧四年。这一年的主旋律是赵恒的身体垮了,神智加倍错乱,有时要请长假休息。
宰相的责任更大了。不同的工作手法,同样的局面,换了王旦,一定要极力求稳,一切以安静为主,但是在寇准,就要加倍工作,替皇帝挑起大梁,其主要的方式就是要明确他自己的崇高地位。
说一不二。
他先是揪着曹利用这个“傻大兵”的小辫子不放,一直按照澶渊之盟以前的工作关系办事。但是“居移气、养移体”,曹兵兵也是十多年的枢府大臣了,没有脾气也有了怨气,凭什么西府长官要被东府的首相这样欺侮?英雄不问出身低,寇准,你欺人太甚!
忍无可忍,他悄悄地站到了丁谓的一边。这一下,连同他的副手钱惟演也跟了过去。而且小钱的办法独特,他把丁谓的女儿娶了过来,当了儿媳妇。这样他就与丁大人变成了除了血亲以外,人世间最牢靠的私人关系。而更妙的是,丁谓还借此与刘皇后突然拉近了距离。
钱惟演在这之前,把妹妹嫁给了皇后的前夫刘美。这样一个小小的换亲举动,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极其私密的小圈子,外人想插都插不进来。后宫开始倾向丁谓集团,但是仍然小有摇摆,因为寇准还没让皇后陛下绝望。
时间进入四月,决定生死荣辱的关键时刻就要到来,寇准在这之前终于做出了他此生最大的错事。邛州上报,当地官员王蒙正霸占盐井,断人生路,请示怎么办。寇准依法派人去调查,查明确有其事,那么没什么好说,惩办。
但是王蒙正的背景你查了吗?那是皇后前夫刘美儿子的岳父。关系七扭八歪,可说到底那是皇后陛下唯一信得过的直系“亲人”!在巨大的官场规则面前,是保持住细微处的正义重要,还是稍微变通一下,卖皇后个面子,放过了事,或者警告一番,来个亲切的耳光,哪个更合适一些?
寇准选择了正义,盐井物归原主,而他,丢掉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刘娥俏生生地坐在皇宫的深处,向着不远处的政事堂冷笑。寇准,说到底,你也是我的臣子,真的以为先帝、今上都奈何你不得?
且看一个女流之辈让你怎样去死!
命运之轮开始旋转,话说某一天,病中的赵恒头枕在贴心太监周怀政的大腿上(亲信),突然叹息自己的身体,说病深矣,国事烦多,太子要是能监国该有多好。
周怀政就像接了个家常话一样,随声附和这很好,非常好。天大的事情居然就这样被定了下来,赵恒似叹息、似惆怅,他亲口说出了要十一岁的小儿子赵受益当家做主。当天,在他昏沉入睡之后,周怀政轻轻地站了起来,立即出宫去找寇准。
悄悄地把刚刚发生的一幕小心报告。注意,这时他表现得完全就是个奴仆,一个太监在正常的为皇帝传话而已。
而且顶级国事,传给了顶级大臣,一切都无可非议。
可在寇准的心里就是另一回事。他震惊,事情太突然了,皇帝还没死,可太子要监国,而且是宫中的太监来传的令。这一切意味着什么?时间返回近二十年前,他自己曾亲口说出过这样的话:“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不可;谋及中官,亦不可……”
这是他当年回应赵光义立太子时的话,这种事随时都会变成一场政变或者阴谋,那么这时的周怀政可信吗?
寇准选择谨慎,他挑了个机会,单独谒见了赵恒。君臣四目相对,法不传六耳,这时他才郑重询问,皇帝千真万确地点了头,保证确有其事。
寇准勉强压抑着激动的心情,好运真的来了,太子还小,皇帝病了,皇后……哼哼,那个村妇,国事与她何干,天下之事非首相更待何人?寇准立即进入了角色,他说陛下,立太子监国再好不过,只是还需要正人君子来辅佐。可是现在的参知政事丁谓就是个又奸又滑没有操守的人,绝不能让他靠近太子,请罢免他另选贤人!
兴奋的期待,一瞬间之后就超级兴奋。皇帝这一天非常爱他,无论有什么样要求,都一律同意,概不驳回。当天寇准离开皇帝急速回家时,一定快乐得飘飘欲仙,多年的夙愿突然实现,全新的人生在等着他,由他拯救过的宋朝就要由他来管理,只要他把程序走完。
加班加点地把太子监国的诏书写出来,然后再突然公布,要达到让所有人都只来得及下跪,想不出任何方式来反对,这样才能大功告成。
要知道这事儿等于把皇帝的权力转移,尤其是皇帝还病着,信不信每一个大脑都会有自己的解释。真要乱了,别说寇准本人吃不消,那甚至会影响到太子的前程(后来果然)。
寇准的经验非常丰富,他悄悄地约来了自己的老朋友,在澶州城头上都一起喝酒的杨亿。如此这般,你的明白?杨亿心领神会,这和他想的一样。要振兴大宋,只有让寇公掌权,才能把这十几年来乌七八糟、群魔乱舞的世界清洗干净,回到太宗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