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金军兵分四路南下。(7 / 10)
率领的六千精骑。“女真兵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如此威名,这样的阵容,激战一个时辰之后,落荒而逃的居然是金国的四太子殿下。
不知道他的鞭子哪儿去了,会不会狠狠地抽自己一顿?
二十九日深夜,金军在郑州的守军全军覆灭,王贵部没有停留,连夜向洛阳进发。七月初一,在距洛阳六十里处扎寨休整。
再强也是人,不可能无视疲劳。可洛阳的金军非常狡猾,没给岳家军休息的机会,几乎在同一时间杀了过来。领军的人是岳飞的老对手李成。这位汉奸哥历经刘豫、金国的连续奴役,早就死心塌地为异族人卖命了,这时决心露一手,让新主子知道当年最强游寇的风采实力。
李成趁王贵百里奔袭强弩之末时挑战,迎来的是他军事生涯里最丑陋的失败。王贵部放弃了休整,冲出营寨与他野战,李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败得一塌糊涂,仅能勉强逃回洛阳城里。随即紧闭城门,把所有的希望都交给了城墙,说什么都不出战了。
纵观以上战事,可以很轻易地看到一个现象。岳飞第四次北伐时,战斗力远远高于金军,以往金兀术、李成都能与岳飞临阵对决,哪怕失败,岳飞也要付出些代价。可这时岳飞的部下们以摧枯拉朽式就足以解决他们。
明显不在一个档次上了。
反观其他战区,比如陕西完颜撤离喝对阵胡世将,江淮区域内张俊、韩世忠出境作战,战绩却与从前没什么不同。
这说明了什么?很明显,撤离喝、韩世忠、张俊,甚至金兀术、李成、韩常的战力并没有下降,而是岳飞一枝独秀,在多年的征战中不断提高,他的军队已经举世无敌,远远地甩开了当年与他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这些人。岳飞,已经威慑天下。
回到战场。洛阳被王贵部围困,名城高墙名不虚传,王贵全力以赴用了十一天才攻破了它。七月十二日,北宋西京光复了。
这个胜利意义非凡,抛开政治、心理等影响,单从军事上看,也具有决定性意义。它是一次飞跃,宋军没有按部就班地从颍昌开始一步步地强攻过去,而是越过颍昌,一下子突入到金军的腹地,从而内外同时打开金国大门。这时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岳家军对开封形成了三面包围。
西南颍昌,南面陈州,西北方郑州、洛阳都有守兵,唯独正北面空虚,给金军留下了后路。
如果金兀术也这样看,那么他就死定了。他不会想到岳飞在战场上有怎样的魄力,鹰怎么会像推土机那样强攻硬打拼蛮力呢,岳飞的触角早就伸到了黄河北岸!
还是在七月初一那一天,刚刚说过,那是王贵部与李成野战,围攻洛阳的时候。就在同时,有一支岳家军扮成平民模样,在当天晚上悄悄地潜伏在西京北路西北角的黄河南岸,于凌晨时分渡过黄河。
靖康之变北宋沦亡快十五年了,终于有汉人军队重新抵达黄河北岸。
这支军队由梁兴、董荣率领,他们过河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这种准备早在五六年前就已经着手,名字叫“联结河朔”。河朔是岳飞的故乡,也是金国在中原势力的腹地,这里民风强悍,崇尚武勇,如果能发动起来,让金国内外受敌,对北伐的胜利会有决定性的意义。
七月初二,梁兴等人与河朔义军会合,他们先是扫清了黄河北岸的金国守军,之后立即向第一个目标绛州的垣曲县前进。
不要小看这个县城,在这片区域里,集结着至少一万五千名金军,首领的名字很经典,叫“高太尉”。
这不是玩笑,也不是疏忽。在当年的战报里,有很多高太尉、翟将军之类的人名。这些人在战争中与岳家军对垒,或死或逃,没法知道他们的确切姓名。这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只能这样。
同时也不能小瞧忠义民兵的实力,他们的前身是动辄聚众十万百万的宗泽时期的民兵,这十多年来能在金军的打压下顽强生存,素质可想而知。他们到了垣曲县,城里的金军非常警觉,很快就关闭了城门。可下一刻事情就乱了,外边的义军在爬城墙,城里的居民帮忙开了城门!垣曲县里的金军死光光了。城外的高太尉带人杀了过来,先是五千人。梁兴等人出战,从辰时杀到午时,高太尉落荒而逃,梁兴追出去十多里,抓了八十多个活的回来。高太尉愤怒,第二次带了一万多人来报仇,这次从未时杀到酉时,一万人剩下两三千人,继续逃跑。
之后高太尉便失踪了。
忠义民兵在黄河北岸迅速壮大,四处出击,牢牢地站稳了脚跟。直到岳飞北伐结束,金军仍然拿他们没有办法。
这时从全局来看,岳飞连续大踏步跳跃,像现代战争中的空投战术一样,在敌占区内的纵深处多点开花,使金军内外一片混乱。局势空前大好,只要维持住眼下的态势,金军必将迅速全面溃败,甚至连黄河北岸的退路也被截断,或许真的能实现岳飞多年以来的夙愿:“……使虏骑匹马不回耳!”
可就在这时,岳飞的侧后方突然间空了。
与岳飞战区毗邻的是淮南东路,由张俊、王德负责。这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