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李的疑惑(2 / 3)
去,又让高泽在门外守着,不准任何人进来,因为杨琏的话,太让他震撼了。
“吴侯,这话怎么说?”太监退下,李神色忧虑地看着杨琏,自从杨琏说出这话之后,李一点都不觉得热了,反而觉得寒冷,不仅身体寒,心中也十分寒冷,杨琏说国难,又如此凝重,难道有人要夺他的江山?
“陛下可知,最近金陵城发生了几件骇人听闻的事情?”杨琏说道。
“哦?什么事情?”李沉住气,问道。
“陛下,最近金陵有两件事情,颇为蹊跷”杨琏慢慢说了起来,首先是把汪成突然死亡的事情说了,随后,又把萧俨调查这个案件前后经历的一些事情说了,关于萧俨前来求助一事,杨琏也诚实地告知。
这两个消息,李知道第一个,汪成的死,大理寺萧俨曾经上书,所以李有些印象,不过他没有特别在意,毕竟只是一个商人而已,死了就死了。
尽管他心中猜想,燕王很有可能与这件事情有关,不过想来李弘冀也只是想要杀死汪成泄愤而已。汪成的死不足以引起李的警惕。可是大理寺寺卿萧俨的府邸受袭,一场大火,若非及时发现,恐怕整个萧府都会被烧毁了。
这两件案子,看起来没有关系,但仔细追究,有一定联系,萧俨是处理汪成案件的官员,只有他的府邸受袭,所以杀死汪成和袭击萧俨府邸的人,很有可能是同一批。那么问题来了,这两件案子的幕后主使者,是不是燕王李弘冀?
李的心中不愿意这么想,可是从情况来看,他最有这个嫌疑。李本身不笨,很多时候是他的比较心软,而且由于文人的气息,手段相对要温和一些,但是,若是牵扯到国家危亡,李绝对不会手软。
杨琏也不多说,只是把事情经过说了,并不做出任何的判断,他需要李自己判断。
李沉默了好一会,道:“吴侯,这件事情萧寺卿有没有证据?”
“目前还没有人,犯人很是狡猾,事先消灭了证据,不过,萧寺卿的手上应该还有犯人写来的书信,或许可以作为证据。”杨琏说道。
李立刻叫来了高泽,让他立刻去宣萧俨进宫。
杨琏沉默着喝茶,李却忍不住了,站起身来,慢慢踱步思考,他的心中不愿是燕王做的这事情,心中就不断祈祷着。
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萧俨在高泽的带领下进宫,进了御书房,忙跪下施礼,道:“微臣见过陛下。”
“萧卿家,起来吧,朕有话要问你。”李迫不及待地问道。
这些事情杨琏已经说过,李想要知道更多,而且从萧俨的角度来看,肯定也有所不同。萧俨不敢怠慢,忙把事情一一说了。一顿饭功夫后,李慢慢站起身来,继续踱步。
萧俨说的与杨琏的说的都差不多,稍微不同的是,萧俨带了一定的自我观点,他坚持认为,一定是得罪了某些人,所以才导致了这场报复,萧俨的话有他的理由并且还提供了证据。
李看了那封威胁的书信,微微皱眉。想了好一会,李这才让萧俨退下,让他等消息。
萧俨离开之后,李继续踱步,过了好一会,这才道:“吴侯,朕总觉得这件事情不对劲。”
杨琏一愣,道:“陛下请说。”
李一边走,一边道:“燕王的脾气朕是清楚的,虽说暴躁了一些,人也不够沉稳,杀死汪成有这个可能,但袭击萧府,似乎有些不合理。”
“陛下,不管合不合理,萧寺卿府上受袭是确凿的事实,微臣以为,只有彻查,才能了解这件事情的真相,也才能揪出幕后主使者,还燕王一个清白。”杨琏朗声说道。
“吴侯,你真的是这样认为?”李沉声问道。
“陛下明鉴。”杨琏拱拱手,显得十分认真。
“这件事情想要彻查,恐怕不是一时半会能达成的,萧爱卿虽然颇有能耐,但这个案子,牵连到燕王,关系甚大,可不能草率行事。”李还是担心长子,不管怎么样,那毕竟是他的儿子。
“陛下,微臣也认为这件事情重大,绝对不能马虎。不过君子坦荡荡,只要这件事情不是燕王做的,就没有人敢栽赃嫁祸到燕王头上。”杨琏说道。
李忍不住点点头,以燕王的身份,谁敢?不过案子还是要查的,若真的是燕王,李决定把他终生监禁起来,以免误人误已。
杨琏见目的达到,又聊了几句,站起身来告辞。李让小太监送了杨琏出去,又吩咐高泽,在门外守候。
李沉默了好一会,走入了一间暗室,暗室很深,一路上点着蜡烛,显然不是一般的地方。李走到了最深处,面前是一道门,他伸出手,推开了门,里面是一间颇为宽敞的屋子,一个人正坐在案几上,翻阅着书籍,听见脚步声,那人急忙抬起头,看见是李,忙站起身来。
“微臣见过陛下。”那人说道。
“免礼。”李摆摆手,一脸郁郁。
“陛下有事,拉响铃铛即可,为何要来这里?”那人奇怪地问道。
“这件事情,非常重要,朕需要你去办。”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