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2)(6 / 11)
12月1日,红三十四师在完成阻击掩护任务后冲破敌军的截击,急行军赶到湘江边却发现渡口已被全部封锁,处在湘、桂、中央军的四面包围之中。师长陈树湘决定率领余部400多人决定回征湘南开展游击战。沿途多次遭到地主民团武装的袭击,部队一再减员,陈树湘也在战斗腹部受到重伤。几天后,伤势更加严重的陈树湘在昏迷中被俘,让敌人如获至宝,连忙用担架抬着准备去邀功领赏。陈师长苏醒后乘敌不备,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肠子而壮烈牺牲。被打散的100多人在师参谋长的指挥下继续战斗。21日,这支小队伍在蓝山、宁远交界地被敌军重重包围,弹尽粮绝,除极少楼战士被冲散潜逃进深山外,大部分都战死牺牲,红三十四师至此结束了它辉煌的战斗历程。
湘江一战,红一方面军牺牲和失踪约31000人,被俘近1000人,最后过江红八军团不复存在,其它各部队的编制在湘江之战后也剩不足半数。官多兵少,部队大量缩编,这是当时“左倾”路线的中央领导人执行逃跑主义的错误路线给红军带来的巨大损失。
从另一方面来看,“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紧张的战斗中,红军所携带的印刷机等辎重基本丢失,从而能够轻装上阵,灵活机动地进行作战。如果没有湘江一战,也许还舍不得丢掉那些沉重的包袱。
更为重要的是,几乎把红军葬送的湘江战役也为遵义会议召开提供了契机。红军指战员从惨重的损失中都感到,在过去在毛泽东领导的时候,打仗是不断的胜利,都能够化解国民党的包围,但是有了错误的领导之后,越来越被动,国民党围追堵截,使红军陷入了困境,于是强烈地要求改变中央的错误领导。正如刘伯承在《回顾长征》中所写的:
广大干部眼看反五次“围剿”以来,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与反四次“围剿”以前的情况对比之下,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贯彻执行了错误的路线所致,部队中明显地滋长了怀疑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这种情绪,随着我军的失利,日益显著,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
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召开,毛泽东参与中央领导,直接指挥军事,从而结束了“左“倾路线在党中央央的统治,事实上开始确立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U憂书擝 uUTXT.coM 诠蚊子板月牍
蒋介石和复兴社十五太保 字数:6404
蒋介石的法西斯秘密组织军统的前身是复兴社。这个特务组织以蒋介石的黄埔亲信为主,比较有名的有“十五太保”。
十五太保的由来
1931年冬,内外交困的蒋介石决定效仿墨索里尼,建立一个绝对效忠自己的特务组织。于是,召集贺衷寒、邓文仪、刘健群等十几个得意门生开会,哭丧着脸说:“现在曰本帝国主义者压迫我们,共产党又捣乱,我们党的精神完全没有了,弄得各地的省市党部被包围、被打,甚至南京的中央党部和国民党政府都被包围,我们的党一点力量没有,我们的革命一定要失败!我的好学生都死了,你们这些又不中用,看着我们的革命就要失败了!”话讲完后,蒋介石就宣布散会。过了几天,蒋介石又连续两次召集这些人开会,再三重复骂过的话。有着“黄埔三杰”之称的贺衷寒终于悟出蒋介石的意图。
随后,贺衷寒上窜下跳,联络了一些黄埔同学密谋成立特务组织。此举得到上下认同后,在曾扩情举行的南京“浣花菜馆”晚餐上,被蒋再三骂过的黄埔学生推举贺衷寒、酆悌、腾杰、周复、康泽等五人负责筹备。后又决定由贺衷寒起草章程,康泽起草纪律条例。将该组织名称定为“中华民族复兴社”,简称“复兴社”。
1932年3月1曰,复兴社在南京秘密成立。按社章蒋介石是“真命”社长,他在为复兴社致的训词中强调了“攘外必先安内”、“内部团结统一”、“发挥硬干、快干、实干精神”,并鼓吹其“力行哲学”。大会选出贺衷寒、酆悌、腾杰、周复、康泽、桂永清、潘佑强、郑介民、邱开基等九人为中央干事。会后,蒋介石又指定贺衷寒、酆悌、腾杰三人为常务干事,腾杰为书记,辖组织、宣传、训练、特务四个处。内中,具有实力和名望的特务头目共有15人。他们以封建社会的“太保”自居,故称“复兴社十五太保”。他们是:
大太保贺衷寒,湖南岳阳人,黄埔一期生。号称复兴社四大台柱之一。他除了有较深的资历外,还具有较深的理论修养和狂热情绪。
二太保邓文仪,湖南醴陵人,黄埔一期生。在意识形态领域为蒋介石拼命鼓噪,疯狂宣传法西斯主义,是一个十足的拥蒋狂和反共狂。
三太保刘健群,原籍江西吉安,先世以避乱进入贵州,定居遵义。他能说会写,也很会活动,但不是黄埔生。
四太保康泽,四川安岳县人,黄埔三期生。一生主要从事宣传、特务工作,曾参与筹建复兴社、别动队和三青团。
五太保胡宗南,浙江镇海县人,黄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