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四川整训(一) 字数:5968(1 / 3)
随着桂南会战的结束,曾经一度炮火连天的广西大部地区恢复了平静。
与此同时,中国方面所发动的冬季大反攻也像历史上那样,草草收场了。除了第五战区在湖北和第四战区在广西所打的仗以外,其他各战区的国军部队基本上都是劳师无功。特别是发生在广西的桂南会战,是国军中央军精锐为主力所打的一场大战,在初期的失利以后,经过血战,能够夺回昆仑关,继而收复南宁,使得重庆的军委会对此战果甚为满意。在此情况下,军委会对参战的各部队尤其是中央军部队大加表彰,同时,借机修理了一下两广的部队。桂林行营的白主任就因为判断失误,指挥不当,督率不力,由一级上将降为二级上将;政治部陈部长虽然指导无方,但是能够及时改正,不予追究;第37集团军叶总司令扣留交军事法庭会审;第38集团军徐总司令撤职查办;第36军姚军长撤职查办;第66军陈军长撤职查办;第99军傅军长撤职查办;第36军郭参谋长撤职查办;第49师李师长撤职查办;第160师宋师长撤职查办;第9师郑师长已阵亡免究,该师番号取消;第135师苏师长撤职留任;第135师405团团长伍宗骏扣留交军事法庭会审;第35集团军邓总司令记功一次;第46军何军长记功一次;第76师王师长记功一次。广东部队是最惨的,不但在战场上丢了人,而且,第37集团军和第66军的番号也被重庆的军委会借着机会取消了。
作为战役主力,打了最关键的两次血战的第五军和新20军则是成为了这一战的赢家,两军的团以上军官,都被记功一次。两军的军长,杜光亭和刘建业则分别被授予了一枚宝鼎勋章,记大功一次。
会战结束以后,新20军由于战损过大,兵员不足情况严重,被军事委员会从广西调到四川进行整训。军委会指定给新20军的整训地是万县,开县,云阳,奉节,巫县,巫溪等总计六个县的地区。
“好得很,我还从来没有机会去看看三峡,这一次,我有的是机会了。”接到军委会的命令,刘建业心情不错的说道。
“我看,军委会把我军安置在那个地方,恐怕不只是要让我们有地方整训。军座,你看,从我军的整训地向西越过三峡,不远处就是宜昌。宜昌相当于就是陪都的门户。在武汉失陷以后,我国的政治中心已经转移到了重庆。从武汉会战以后的几次会战里,日本人都没有从我军的身上捞到什么便宜,相反我军的士气却是越打越高。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的话,对日本人来说是相当不利的。所以,他们在几次碰壁以后,很可能会选择从宜昌方向寻找突破口,占领宜昌从而得以对我国的陪都构成直接的军事威胁。虽然,我军在鄂西和长江一线部署了江防军,同时第五战区也从侧翼威胁敌人第11军。但是,敌人很可能会铤而走险的。如果,日军第11军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和准备,向我军发起突然袭击的话,很可能会对宜昌和长江一线的部队构成很大的威胁。”杨参谋长分析着情况。
“确实如此,看来,我军在后方整训的同时,也不能放松了战备,要做好随时上前线的准备。”刘建业对于杨参谋长的观点深表同意。
就在新20军全军从广西长途跋涉,跋山涉水,前往四川整训的路上,3月12日,早已经叛国投敌的汪兆铭在上海发表“和平建国宣言”,要求最高统帅放弃抵抗,参加其组织的所谓政府。
3月30日,汪兆铭汉奸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汉奸汪兆铭任代理主席。
汪伪政府成立以后,原华北的所谓维新政府头目,汉奸王克敏任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内政总署督办,鼓吹日华“共存共荣”,掠夺华北物资资助日军。几个由日本人扶植起来的汉奸政府正式合流了。
“这一下,国军的内部很可能会有分化了。有的人很可能就会跟着这位汪主席走了。”看着报纸上的新闻,刘建业不无忧虑地说道。
刘建业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在历史上,汪伪政府成立以后,有不少的国军军官都带着自己的队伍投敌,当了伪军,其中不乏一些赫赫有名的人物,例如曾任东北军参谋长的鲍文樾,西北军的干将郑大章,湖北地方的实力派叶蓬等人,伪军总数超过百万。除此之外,投靠汪伪政府的国民党中央委员就不下百人。
“什么时候,我们国家才能真正的做到一致对外呢?”刘建业暗暗地问自己。至于答案,他也不清楚。
经过长途跋涉,四月初,新20军全军抵达军委会指定的整训地点。
新20军现在已经不是一般的部队了。作为一只中央军里久经战阵的劲旅,新20军得到了军委会的充分重视,得到了优先的补给和补充。在接收了大量新兵以后,新20军兵员总数迅速恢复到了长沙会战之前的水平,甚至还要超过一些。最令刘建业感到欣喜的就是,新20军得到了军委会拨发的24门中国自己生产的德式105毫米榴弹炮。这是内迁到四川的制炮工厂根据德国人离开中国之前留下的全套图纸,自行生产的。
“真的没有想到,我们也能用上自己生产的大炮了。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