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卧薪尝胆(三) 字数:7902(1 / 4)
在这一年里,为了尽快掌握由美国提供给中国驻印军的各种装备,国民政府发起了十万青年十万兵的活动,号召发动在西南大后方的爱国知识青年报名参军,这些人里面大多都是被派到了在印度整训的驻印军部队。在爱国主义热情的驱动下,大批的知识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响应号召。每天都有大批的有着中学或者大学学历的新兵跟着带兵军官从四面八方来到昆明,然后从这里乘坐美国运输机,经过著名的驼峰航线,前往印度。
刘建业本来是可以乘坐专门搭乘前往印度带职受训的中高级军官的飞机前往印度的。这种飞机里面的待遇自然比那些搭载普通新兵的飞机要好得多。但是,不想受美国人白眼的刘建业专门向自己的老上司辞公提出申请,要求像一名普通士兵一样前往印度。辞公在接到申请以后,当即表示了赞赏的态度,并痛快地予以了批准。
于是,在4月的一个星光闪烁的夜里,刘建业穿着一身没有军衔标志的布军服,带着简单的行李还有一件棉衣,一个人乘坐汽车,来到了昆明郊外的巫家坝机场。在简单的查验证件以后,刘建业混在一群新兵中间,登上了一架美制C-47运输机。
这架飞机因为并不是专用的兵员运输机,只是在从印度飞到昆明执行完空运任务以后,空机搭载兵员,所以,机舱里面十分的简单,和原型机相比内部取消了所有的装饰,舒适的民航座椅被28张固定在舱壁上的折叠帆布座椅取代,士兵面对面乘坐,帆布座椅后被金属座椅所取代。进行货运时,为了承受货物的重压,加强了机舱地板,并设置了几处固定索以固定货物。最奇特的是安装了机腹挂钩,可对一些捆扎成卷的特定货物进行外挂运输。机身左侧的小型乘客舱门被大型三段式货舱门所代替,分为两部分,分别朝前后打开,其中前舱门上有可单独打开的小舱门。在一些情况下,部队会拆除整个前舱门方便行动。
等到美军地勤人强员清点核对过人数以后,飞机的舱门被关上了。飞机开始等待机场控制塔台的许可。
刘建业发现,同机的这些新兵们不但没有携带武器,连棉衣都没有穿上,脚上还穿着草鞋。新兵们没有携带武器,这个可以理解,只要到了印度的训练营地,就自然会有美国人发放全新的装备。但是,没有穿上棉衣,这就不太正常了。在驼峰航线上执行飞行任务的飞机,飞行高度都很高,甚至为了能够避免因为高空的氧气不足,温度过低导致飞机发动机空中停车或者功率急剧降低,导致飞机失控,发生飞行事故,美国人专门为执行驼峰航线上飞行任务的C-47安装了两段增压的普惠R-1830-90C发动机。因为当时的飞机几乎都没有实行机舱封闭,更没有后来的民航机那样的空调系统,所以,当飞机飞到高空的时候,机舱里的温度会降得很低,同时氧气含量也会随之降低。美国的飞行员们自然是不用担心这个,他们都穿着电热丝加温的飞行服,配有氧气面罩,可是机舱里的这些士兵们怎么办?总不能看着他们活生生的挨冻吧?
刘建业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了飞机首部的三人飞行舱室的门口,敲响了飞机驾驶舱门。在敲了几下舱门以后,一名美军的中尉打开了舱门问道:“你有什么事情吗?”
“请问,你们可不可以提供一些像棉衣或者被子这样的东西?”刘建业用不算很流利的英语说着。
“这是为什么?”中尉问道。
“我知道这段航线的飞行高度很高,在飞行过程里,机舱的温度会很低,而且,氧气含量也会很低。你看,这些士兵们的身上都没有穿着御寒的衣物,如果就这样带着他们一起飞行的话,恐怕还没有飞到目的地,他们就已经变成冰棍了。我想你们也不会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刘建业说道。
“说的有道理,不过,很不幸的是,我们这架飞机并没有携带那些东西。可能要让你失望了。”美国中尉带着一些遗憾的摊手说道。
“那就打扰你了,我要求利用飞机上的电台和地面联系。”刘建业对中尉说到。
“很抱歉,你没有这个权利。”中尉堵住飞机驾驶舱门说道。
“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还没有到达印度就在飞机上被活活冻死,他们都是人,不是货物。”刘建业大声地说道。
“这个不是我能管得了的。我重申一句,你没有权力使用飞机上的电台。”美国中尉也抬高了声调,而且一只手已经握住了腰间的自卫手枪的握把。
“这简直就没有一点人性。我今天一定要使用电台。”刘建业也挺起了胸膛,大声地向美军中尉喊道。
就在两人险些顶撞起来的时候,驾驶舱里传出来一个声音:“威尔逊,这个中国人说的有道理。上次我们好像带了几张毛毯,你看看还在不在飞机上,如果还在,就给他们,让他们御寒用吧。”
“你总是这样心软,好吧,我听你的。”美国中尉说了一句,然后走出驾驶舱,来到飞机尾部,打开一个铁箱子,找了一会,对跟在后面的刘建业说道:“中国人,你的运气不错,这里有一些毛毯,你拿去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