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烽火(三) 字数:7613(2 / 4)
林司令员对四纵的吴克华、莫文骅说,要以一两个师的兵力构筑工事,死守不退,要准备抵抗敌人几十次的猛烈进攻,待敌消耗疲劳、进退两难之时,再组织力量反击。
罗政委交待说:攻取锦州没有问题,关键在于你们;第4纵队能不能守住塔山,希望第4纵队创造模范的、英勇顽强的防御战例。
第4纵队自从1945年秋挺进东北以来,一直是猛冲猛打惯了,担任如此重要的正规防御任务还是第一次,吴克华和莫文骅带领全纵进入阵地后,一面赶修工事,一面召开各种会议,研究正规防御战,提出“死守阵地”、“寸土不丢”,“与阵地共存亡”等战斗口号。在兵力部署上,决定以一个师外加一个营为第一梯队,以另两个师为第二梯队,采用纵深的梯次配备,要求守备部队必须掌握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兵力为预备队。
10月8日,东北野战军总部电告塔山第4纵队:国民党军企图趁我工事尚未完备之际,于10日拂晓发起进攻,企图一举突破防线,拿下塔山,增援锦州。
10月9日,锦州外围战打响。
东北野战军司令部以第2、3、7、8、9纵队和第6纵队第17师及炮纵主力约20万兵力攻打锦州。其作战方针是:大胆穿插,各个歼敌,先吃肉后啃骨头,求得首先歼灭西半城敌人。第3纵队韩司令员指挥第2、3纵和第6纵第17师、炮纵主力等部,从北向南作主要突击;第7纵队邓司令员指挥第7、9纵队,配属炮纵一部,从南向北突击,同北面主要突击部队形成对攻。
锦州外围战斗异常激烈,解放军将士旋风般向锦州国军部队发起攻击,第9纵队第11师攻取观音庙、帽儿山:“四大旋风”之一的第8纵队两夺紫荆山,攻占北大营、八家子,直指锦州城东关。国军锦州守军凭坚凭险顽抗,双方开展激烈争夺。
随着锦州攻坚战打响,在塔山一场恶战也即将开始。
10月10日,凌晨3时许,国军的“东进兵团”前线指挥官54军军长阙汉骞令暂62师派出三个营的兵力,乘落潮时偷偷越过海滩,率先向塔山阵地发起进攻。东野四纵12师在两门大炮的支援下奋起反击,取得第一个回合的胜利。
天色微明,大地剧烈地抖动起来。山炮、野炮、加农炮。榴弹炮,加上飞机俯冲,炮火侧射……国军集中了全部炮火,对塔山阵地全线猛轰。
成千发炮弹带着刺耳的呼啸声,倾泻到第4纵队各个阵地上,炮弹的爆炸声像暴风雨来临前的惊雷突然从空中压到了地面,沿着打渔山、塔山、白台山一线,轰轰隆隆不停地滚动着。炮弹毁坏了几乎所有刚刚修好的工事,地堡掀掉了,掩体炸塌了,铁轨翻飞,枕木破碎。
随着炮弹而来的是,国军第54军三个步兵师,展开在十余公里的正面,以密集队形向塔山阵地塔山村、铁路桥和白台山一线连续不断地实施全线冲击。一个梯队接着一个梯队,一群接着一群,叫着骂着,稠密得像蝗虫一样,整连、整营、整团向第4纵队阵地压来。
随着纵队司令员吴克华一声令下,第4纵队前沿部队第12师奋起反击,拉开了塔山阻击战的序幕。每一块阵地都抗击着几倍、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国军。
站在重庆舰的甲板上,看着国军的进攻队列如同潮水一般不断地向前推进,但是一到了塔山阵地前就如同海浪遇到了岩石,再也无法前进一步。虽然,前线士兵在军官们的带领下排着波浪队形,反复进攻,无奈,整个塔山防线如同磐石一般,始终难以撼动。
整个上午,阙汉骞指挥自己的54军连续对塔山发起了6次进攻,皆被四纵部队击退。
“阙兄,看来你今天上午的战术不算成功。”吃午饭的时候,刘建业对54军军长阙汉骞说。
“我也搞不太明白,依我看,我们的炮火强度已经足够大,单位面积的火力密度也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我们还有大口径舰炮的直接火力支援,没有道理攻不破对面的野战工事的。”阙汉骞喝了一口水说。刘建业和阙汉骞同属于土木系,因此,刘建业说话,阙汉骞还是要给一些面子的。
“依我看,你在炮火使用上有问题。你上午的时候,炮火基本上一直是用于对塔山防线阵地的直接轰击上,实际上,整个塔山防线因为材料和时间的原因,并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筑垒防御体系,最多也就是一个由野战防御工事和少数半永久工事组成的临时防御体系。如果是我依托这种防御工事进行防御作战,那么我肯定会采用弹性纵深防御,在第一线上只配备少量观察人员,主要兵力放在二线甚至三线,等到你的炮火强度降低,准备发动步兵进攻的时候,我再把兵员从二线或者三线向前提。你说,这种时候你该怎么办?”刘建业在餐桌上比划道。
“这种战术确实比较难办。”阙汉骞说。
“柏林战役的时候,德国人就是用这种战术一度阻止住了朱可夫有压倒性空中和炮兵火力支援的强大坦克集群。不过,这种战术也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最常用的办法就是从侧翼实施迂回,攻击敌军之侧后。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