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抉择(三) 字数:9942(3 / 5)
觉得最好是使用这样多的兵力,不要增多,以便将谭王五个纵于结束黄焕然后,迅速移至曹村、夹沟地区休整,准备打黄威。刘经扶令黄威火速赶到宿县,他是没有估计到中野1纵在蒙城、宿县间的阻击及2、6纵准备对黄威后尾的打击在内,事实上黄威大约要二十三四日才能到宿县,如果我中野1、2、6纵作战力,还可能使黄威多推迟几天到宿县。如果我陈谢、叶飞准确地歼灭了李延年,又歼灭了或者驱逐了刘汝明,则黄威在宿县即处于我谭王(在夹沟)、陈谢、叶(在固镇)的包围之中,尔后即可全力歼灭黄威,如像在碾庄歼灭黄焕然那样,获得一个伟大胜利。这时对于北面之邱李等部,则取钳制手段,待歼灭黄威后,再打邱李。我们认为你们应按这个方针去部署兵力。假如今晚明晨解决了黄焕然,则奇马(电报代码里日的代称)两日谭王五个纵在碾庄附近休息,养精两日即移至曹村、夹沟地区,准备休整一星期左右,即协同中野全力打黄威。这样部署是否适当,望考虑电告。”
这封急电发出不久,毛泽D接到粟、陈、张18日21时来电,称华野全力在北线打黄、邱、李兵团,目前不能分兵协力中野打南线之敌。据此,毛泽D于当天17时再电刘、陈、邓、粟、陈、张并谭、王:“顷接粟陈张18日21时电,已知华野全军用于北线打黄、邱、李,目前不能分兵协力中野打南线之敌。应即照粟陈张部署实施。请刘陈邓适当应付南线之敌。但请粟陈张注意对邱、李各军不要打得太多,以先歼一部为宜。”
而在此之前的19日9时,即毛泽D发出19日10时电之前,刘、陈、邓向军委建议:“综合我当面之敌,有黄威十四个师(第54军未计人)。我们的打法,须从整个会战和三五个月时间着眼。如华野能于12日夜以前解决黄焕然,即可过关。届时如果已将邱、李包围,自应继续歼击。如果邱、李缩进徐州,或仅包围一部则我应歼灭已包围之部,主力位于徐州以南、以东休息,抽出四五个纵队协同我们歼击黄威、李延年运动之敌,尔后攻击徐州。如果于歼黄焕然后,以七八个纵队钳制邱、李,以六七个纵队先打黄威、李延年,似为上策。以我们现有六个纵队,单独对付两路大军困难颇多。如取正面防御,必须分散兵力,不能歼敌,且仍有一路透过增援徐州之危险。如采取机动作战,不受保障徐州作战之限制,则可逐个歼敌,但对粟陈张作战不无影响。如果实行钳制黄威,打李延年五个军,至少需五个纵队,但以一个至两个纵队钳制黄威均无把握。依我军态势,如李延年沿津浦东侧急进,很不顺手,故我们仍拟只以九纵与李、刘五个军周旋,集中五个纵队,先歼黄威一两个军,再协同华野对付李延年。实行此方案必须粟陈张对李延年预有处置。是否妥当,请军委速示,粟陈张提出意见。”
8个小时之后,也就是毛泽D发出第二封电报的同时,19日傍晚,刘、陈、邓再次申述他们先打黄威的决心和对战局的分析,电报说:“1.我们决心先打黄威的理由,已详19日9时电。2.徐东作战据我们观察,歼黄焕然兵团的战斗使用了华野六个较能攻坚的纵队,历时已十二昼夜,尚未解决战斗。如再以其余部队,其中只有两三个较能攻坚纵队,加以部队必已相当疲惫,刀锋似已略形钝挫,以之歼击较黄为强的邱、李,诚非易事。我们认为,徐海作战必须从三五个月间着眼,必须分作三四个战役阶段,每阶段都需要有休息,整补俘兵,才能保证必胜。因此,在目前情况下,特别是李延年黄威北进的条件下,最好力争迅速歼灭黄焕然,尔后即将主力集中于徐东、徐南,监视邱李孙三兵团,争取休息十天半月,同时以尚未使用之五个纵队或三个纵队用于南线,协同我们歼击黄威、李延年,这个步骤最为稳当。如我们不这样,过低估计本身困难,而在南线又无保障,两路大敌不北进的情况下,我们六个纵队,除4纵外均六个团,9纵只来五个团,平均每纵不到两万人,炮兵很弱,故只能用于一处,马上打邱、李,既无胜利把握,且可能陷入被动。如何?请考虑。”
毛泽D在西柏坡仔细倾听来自淮海前线指挥员的声音,决定让中野全力打黄威,而由华野第6纵接替中野第9纵负责对付李延年,遂于19日19时发出了当天有关打黄威的第三封电报:“刘陈邓并粟陈张,告谭王:19日9时电悉。我们18日24时电和19日10时电的基本方针是和刘陈邓大体上一致的。本日下午接粟陈张18日21时电,以华野全军使用于打北线邱李孙(我们早几天亦有此主张),并且已经部署好,所以我们于本日下午昨电又认为可以按照粟陈张部署,而将对付南线黄刘李全责委托刘陈邓。现接刘陈邓19日9时电,知刘陈邓以主力歼击黄威,以一个纵队对付刘汝明,而无力顾及李延年。在此种情况下,粟陈张方面必须将对邱李孙之作战,在目前短期内只限制于歼敌四五个师的范围,以便抽出必要兵力对付李延年。我谭王五个纵除为解决黄焕然残部所必须之兵力外,余部应即速西移,担负歼灭李延年的任务。只有歼灭了至少阻止了李延年,粟陈张的侧翼才不受威胁,才能保证继续歼灭邱李孙。此事请粟陈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