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吐蕃先知(2)(4 / 4)
海禁新政的重点是在山东,毕竟,只要山东这边按照朝廷新下达的政策开船,那辽东大连那边总不能把这船在当回去。
而海禁的新政对于山东省来说也是天大的好事,对于其他省份来说,可能指望着人多力量大,但是山东省的历届巡抚可从来没有觉得过人多是什么好事,山东省的地就那么一些,能出产的粮食也就那么一些,绝不会跟着人口一直往上走,因此,人一多势必吃的就不够,而各省之间却不论勾心斗角,光要应付朝廷这几年的动荡都自顾不暇哪有余粮来接济你家,而老百姓吃不饱饭没了活路自然就要起兵造反,而一旦出了乱子,责任还得地方官员来亲自担着,一下子就算葬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然而海禁一开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虽然山东没有活路,但是朝廷好歹还提供了一条去东北谋生的活路可以选择,断不用以身犯险去冒这个险。
就像之前说的,大清国的老百姓容易被满足,也天生的淳朴善良,容易欺瞒,不用朝廷去伺候,照样把皇帝想得跟圣人一样。
因此,当沈哲宣读圣旨,那些没有赶上船,以为自己得要走那条险象环生的陆路,一路讨饭到东北取得流民一听说下个月还有船,立刻被感动是稀里哗啦。
沈哲看在眼里,心里直说:“赚大了,赚大了,朝廷这回是赚大了。”
东北是大清皇族的发祥地,按照大清统治阶级一贯的说辞那里有大清的龙脉,当然不能让“心怀不轨”的汉人接近,这次渤海之禁半开就立刻让这些流民感到朝廷为了给自己这个恩德,朝廷那是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就更加对同治皇帝感激涕零,但是实际上,这件事朝廷是只赚不赔,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