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白宫的反应(2 / 3)
的根本原因。”
参谋长联席会主席特文宁马上从国际警察转换到机会主义者的角色说“那中国的这个行动不是为我们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吗?我们何不趁此在欧洲有所行动,把东欧那些苏联的卫星国一举”“不,不,不,”艾森豪威尔知道参谋长联席会主席特文宁上将下面将要说什么,急忙的摇着头打断了他的话。
“我们绝不能去趟这个浑水,我们任何举动都会使世界的战略布局失去平衡,促成全球战争。
中苏双方都有可能因其在战场上局势的严重恶化,形成极端危险的绝望情绪,以致情不自禁地诉诸非常极端的措施。
大家都看到了中国所提供给我们的他们氢弹试验的纪录片,那样将导致整个地球的毁灭。”
艾森豪威尔这位将军总统对中苏之间可能生战争的担忧远非寻常。
他对外蒙古事件采取“不干涉”政策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美国不愿冒新的世界大战,尤其是核战争的危险去拯救一个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而且属于苏联绝对控制下的那个称为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小国。
如果把艾森豪威尔的态度归结于一个更简单的事实:美国对外蒙古局势无能为力。
正如每每在大战略中那样,地理状况支配了选择。
外蒙古这个被中苏两个**核大国包围着,它没有海港。
美国和外蒙之间又毫无往来。
简而言之,艾森豪威尔无法向外蒙古施加任何有效的影响。
这就是美国外交政策现实主义原则的充分体现。
这时的美国还没有强大到象后世那样一只独大,所有国家政客们和军队又都被它吓破了胆,那种无敌天下的地步。
杜勒斯全身心倾注于社会主义阵营每一个微小的事态变化。
两个**大国如果能打起来这是他最高兴看到的,他认为这次中国在外蒙的行动为美国提供了一个能彻底瓦解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机会。
他没有向艾森豪威尔提出象特文宁那样赤1uo裸的趁机武力占领东欧那样的建议,而是提出一个更加阴险的“和平”建议:“我看还是把外蒙问题迅的提交联合国大会,利用这一事件,大作外交和宣传攻势,让**国家都明白,**阵营内部也有领土问题,也有少数民族问题。
这样就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因子。
特别要在他们之间有领土问题和少数民族问题的国家中寻找机会,挑拨他们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分裂他们的感情,在他们之间制造新仇旧恨,以此进一步瓦解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我认为这是完全不能忽视的策略。”
艾森豪威尔面对各种矛盾错综复杂,驾驭难度之大,已非同一般的世界局势,思忖了许久,对于杜勒斯的提议似乎颇不情愿的说:“把外蒙问题提交联合国大会最好能让别的国家出头,例如英国。
我们不出这个头,私下里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他们。
而我们在联合国大会上,美国应该表一个这样的声明,中苏两国的军队都应当从外蒙地区撤出。
外蒙古的问题应该在联合国的监督之下,由外蒙古的人民在没有任何外来势力的干预下自己解决,外蒙古人民有权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展道路和更适合自己的社会制度。
我认为这样的措辞谨慎,温和的中性声明是最为适合我们美国的利益和当前的形势。”
他停了一会儿,想了想又补充说“还有一点要注意,中国人是个把面子看的很重的民族,我们不管是公开和私下都不要对中国指名道姓的指责。”
尼克松停止了记录,看着艾森豪威尔说:“总统先生,中国目前和我们虽然没有直接武装对抗的冲突,美中既有合作御侮苏联扩张的一面,也有贸易磨擦不断的矛盾,每年他们通过专利及技术转让费就从美国获得1o多亿美元,在欧洲也有近1o亿美元。
这也不能不说是另外的一种形式的战争。
如何面对中国这种贸易战,我们也要尽快的拿出新的办法,在两院进行广泛的讨论,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这是另一个问题,我已责成国务院作为专题进行了讨论。”
艾森豪威尔接着又把话题转到了对外蒙事件和美国对中苏的关系上来:“总而言之,对于外蒙古的这次事件以及中苏之间可能生的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我主张美国应该奉行的一条根本规则,就是要避免美国和中国,苏联生直接冲突,制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生尤其是核战争的生,把中苏之间可能生的战争控制在他们之间,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严格不介入他们之间的争斗。
但美国作为一个主导世界的大国,要向中苏两国政府明确表明我们的态度,就是绝不允许他们的任何一方在战争中使用热核武器,否则就是美国的敌人和世界的敌人。”
“总统先生,你说的很对,我们美国的确应该严格不介入他们之间的争斗,同时又要在制止他们之间可能生的核战争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