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最终的诡计(2)(1 / 3)
我和廖汉龙还有摄影师,包括躲在黑暗里的那个女人,我们四个人愣了好久,都没有意识到眼前发生的一幕意味着什么,直到我们听见楼下传来惊呼声,我才反应过来,急忙靠近阳台围栏,双手死死握住围栏把头探下去。我看见了白伟强,他四仰八叉地躺在坚硬的山地上,身下早已是鲜血淋漓了。
廖汉龙和摄影师随后也跑过来,廖汉龙低吼了一声:“天!怎么会是这样!”而后他就对着摄影师大喊,“救护车!快叫救护车!”
后来发生的事情,很多喜欢电视剧的观众依然记忆犹新吧?还记得在白伟强的葬礼上,主持人念出的那最后一句话吗?主持人用感人肺腑的发颤的语调念道:
“白伟强先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艺术家,他把自己的一切,把自己至高无上的演技,甚至把自己的宝贵生命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影视事业、献给了喜欢他的观众,献给了即将播出的遗作《商海沉浮》。”
白伟强的死是意外还是自杀?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了媒体与观众长时间热议的话题。
但不出我的所料,死亡这种重磅消息始终都是那些娱乐记者和八卦民众最喜欢的题材,几乎所有的娱乐杂志和报纸都在头版头条报道了白伟强死亡的经过以及相关消息,但却没有哪一家媒体能够给白伟强的死因下一个权威的结论。
多年前由白伟强主演但不卖座的电影也复活了,一时间卷起纪念白伟强的浪潮,铺天盖地,轰动非常。
白伟强死亡后的第十天,也就是周末晚上9点的黄金时段,电视台重新播出电视剧集《商海沉浮》,这一次是连续播出,剧集也经过了全新的剪辑。
《商海沉浮》之前播出时,最高的收视率没有超过17%,而这一次重新播出,收视率一下子就飙升到54%。连续播出到最后一集,也就是剧中主人公吊死的那一集,竟然创下了电视台播放电视剧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72%!
这刷新了电视剧集的收视率神话,不但击垮了《超美歌喉》这样粗制滥造的娱乐节目,这个恐怖的数字甚至可以与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相匹敌,外地的电视台闻风而动,各家电视台都希望争夺到第一手重播的权利。
电视台发了大财,把廖汉龙聘请到了台里并且给予廖汉龙金牌制作人的称号,而我,随着剧集的播出,我这个没名气的小编剧也成为了众多观众茶余饭后议论的话题,很多摄制组纷纷给我打来电话,当然也有不少出版社的编辑向我约稿写小说、写自传,那些之前就联系不上的所谓朋友也都全面复苏了,似乎我一下子成了香饽饽、摇钱树,那种火爆的劲头让我好似天天在做梦。
廖汉龙的公司也起死回生,伟强影视公司的老板都死了,所以公司依旧回到了廖汉龙手里,廖汉龙又成了老板,公司的名字也改了回来。不可否认,似乎我们所得到的好处,都与白伟强的死有着直接的关系。
《商海沉浮》播出之后余温未褪,电视台的领导马上做出决定,新一轮重播该剧,而且还特意安排了一个重播首映式。
“重播”还“首映”这听起来未免太过滑稽,这一晚《商海沉浮》的所有剧组人员齐齐到场,当然,我也在内,我和廖汉龙被迫侃侃而谈拍摄该剧的种种趣事,而后又缅怀了一下影视前辈白伟强的死,无论是我还是廖汉龙,笑容和成功的背后都是阴暗的沉重,谁都没有举杯庆祝的心情。
这部剧集我完完全全地看了两遍,无论从拍摄手法还是演员的表演上看,它都堪称是一部相当精彩并且发人深省的电视连续剧。我绝不是自吹自擂,而是用相当专业的眼光去评判的,也不只我一个人这样说。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该剧在没有发生人命之前没有好评,我只能说,那是因为好片子常有,但不够受人关注。
当然,也有很多人开始推测白伟强的死,他的死太过戏剧性,虽然有警方的介入,但警方也没能查出所谓的死亡的真相,或许,白伟强的死根本就没有真相,一切细节只能推测。
一些影评人在看完剧集之后是这样推测的:白伟强的表演过于投入了,《商海沉浮》里的那种演法其实挺危险,但作为一个热衷于表演事业的艺术家,那种近乎疯狂的真挚演技才是艺术家毕生的追求,白伟强使这种最真挚、最优秀的演技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之所以白伟强会在整部影片即将杀青之后,也就是拍摄完最后一个镜头之后跳下阳台死掉了,这很可能不是意外而是自杀,因为白伟强已经完全融入了该剧,把自己当成了故事中的角色而无法自拔,片子杀青就意味着结束,所以白伟强一时间忍受不了结束带来的失落与空虚,以至于在恍惚之间自杀了。
还有人补充说:白伟强在拍摄该剧的时候由于过于投入,身体如同得了绝症一样消瘦得不成样子,苍白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虽然剧组工作人员试图劝慰他多休息,但白伟强不听,大概他已经被剧中的主人公操纵了,从而无法自拔。
白伟强的女助理提出了有价值的佐证:拍戏间隙休息的时候,她发现白伟强躺在床上,有时候一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