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鉴宝 > 第四章

第四章(1 / 11)

人的命运似乎总有着很多的支点,而许多人就站在支点的两边。

有支点的地方往往是不会平衡的,支点上面的木板肯定会倒向其中的一边,而这种倒向常常让一边的人穷困潦倒,而又常常让另一边人陡然而富。不是因为人的才能高低,也不是因为他们所遇到的机遇不同,只是因为有这个支点存在。

同住在T市东郊的两户人家,刑振玉住在城里算是城镇户口,而就在隔着一条马路的地方住着两个兄弟,哥哥叫唐俊南,弟弟叫唐俊东,兄弟俩却都是农村户口。

唐氏兄弟年长几岁,他们小时候常常和住在街对面的邢振玉玩耍,跳绳、沙袋、逮人,这些孩子们司空见惯的游戏都在他们中间快乐地进行着。

可谁会知道同在一起玩耍的孩子,就因为有着这样的支点存在,造成了未来的巨大差异。到了上学的年龄,邢振玉可以上东郊最好的小学,而唐氏兄弟却只能在乡办的学校里读书。

教育的差异,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邢振玉顺理成章地升入了市里的名牌高中,而唐氏兄弟却早早地初中毕业,没有机会再接受教育。

邢振玉大学毕业后,一直感谢父母当时把自己生在了城里,因为自己在这里获得了最好的教育,而能够顺利地成为一名警察,也是因为邢振玉的父亲就是东郊派出所的一名民警,而且跟刘胜利关系很好。警务人员的孩子考取公务员从警是优先录取的,这已经是中国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而唐氏兄弟此时,却还在社会上漂着,没有什么正经工作可以做,家中分的几亩地,也因为他们的父母年纪大了,他们兄弟也懒得去管理而荒废着,地里的草比人还高。

这些都是支点的作用,恐怕并非人力所为。

但是,谁也不会想到支点有时也会起到反作用,就像跷跷板一样,总是会一边翘上来,一边沉下去,而这种起伏也不用有任何的外力作用。

原来,唐家的那几亩地被政府征用了,要进行东郊地区的商品房规划建设。生产大队从征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统计人数,无论男女老少,都要登记造册,有一个算一个,能喘气的就算。

后边的事,简直让东郊的农户们觉得自己是在做梦。原来刚刚还为征走了土地不知道如何继续生活的农民们,却被一个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砸得眩晕。

大队书记宣布只要岁以上的成年人,每人都有万元的补偿,他们的小孩无论多大也要补偿万元,娘胎里的都算!

商品房建好后,另外每人给两套两百多平米的房子做补偿,无论成人还是孩子。

一下子,一个收入平平的村落,却变成了家家都是百万元户的巨富聚集地。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被征用土地上的农民们,他们的农村户口,一律改为城镇户口。久久都抬不起头来的城外人,这次可让城里人大大地羡慕了一把。因为仅仅隔了一条街的城里,拆迁改造的补偿款不过几万元而已。

唐氏兄弟家中四口,老爹、老娘,再加上兄弟两人,竟然拿到了万的补偿金,和平米的商品房。

不幸的是,唐老爹和唐老妈都无福消受,分到了这笔巨大的财产后不久,便去世了。而本来连个工作都没有,又不想种地的唐氏兄弟,毫不费力地继承了父母的百万家产,摇身一变成了腰缠万贯的大富翁。

不过,后来人们渐渐发现有了钱的唐氏兄弟,却超出了他们所想的固定模式。当大家都以为他们兄弟还会无所事事,花天酒地花光父母留下的老本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开始了他们神奇的创业。

人生的第一桶金看来真的能给很多有志向的人带来潜在的动力,唐氏兄弟就像是被埋没在沙子里许久的金子,开始在阳光下闪光。

他们先是在东郊盘下了一家饭店,兄弟俩经营着这家不大不小的饭店,生意却异常的红火,利润也相当可观。

兄弟俩的好运并没有就此结束,似乎小富即安并不适合这对兄弟,机遇也一个接着一个地朝着他们来了。

饭店经营了两年后,当时的东郊招待所开始重新修建、装修,也就变成了今天的东郊宾馆。但是由于规划的失误,本来是地方政府巨资投建的项目,可是却怎么经营也赚不到钱,于是当地政府动了外包东郊宾馆的念头。当时东郊并不发达,离市区也远,几乎没有什么人到这里来住宾馆。

可是唐氏兄弟,不知道是真的预料到了这里的商机,还是楞头青一样的一头闯了过来,他们竟然耗尽了可以让自己逍遥过上一辈子的家产,将东郊宾馆承包了下来。

其实,真的是一个幸运连着一个幸运,区区万的存款是根本不够承包东郊宾馆的,而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兄弟俩名下的资产暴增,这也就给了他们这个机会。

他们利用名下房产作为抵押进行了高额的贷款,从而顺利地承包下了东郊宾馆。

宾馆刚承包下来不久,T市的国际会展中心就在东郊修建,地点离东郊宾馆很近。国际会展中心几乎每个月都要举办省里甚至是全国的重要活动。来到这里的各地客商、游客源源不断,他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