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3)(3 / 4)
我的方式。”
“那你怎么不给小熊电话呢?”
“不能太惯着他——也不能太烦着他。”
“你们本科的女同学是不是有好多已经结婚了?”我问。
“一个都没呢,她们啊,要不就是已经想得发昏了,要么就是彻底想明白要做师太了。因为加上我正好六个女生,同学会上,男生嘲笑我们宿舍是绝情谷,里面住着‘六神无主’。你们呢,是不是好多了?”
“除了我,都有男朋友了,一打男朋友像值日一样每天送花或水果,周末集体出去郊游。我们宿舍人称莫高窟,因为供养人多。”
“但肯定没有中文系的男朋友吧?”
还真是,这个中原因,我倒真没想过。不过盛传的规律是,我们中文系的女生,尤其是出落得不错的,绝不找同班的做男朋友。据说是因为他们超级晚熟,一顿饭的工夫,世界可以在他们心里毁灭三次、诞生三次;一个微笑能让他们变成雨果,一个冷眼又能把他们扔到刚果;开心的时候你是他的幸运星,烦躁的时候,你成了他的扫帚星;一会儿说写诗的都是猪,读诗的让他变成神,一会儿又说诗人都是神,读诗的让他变成猪。
那天,终于等到了熊老师的电话:“你们后天就可以解禁了。”
“好想你们……玛雅还好吧?”
“她正在写一本书呢。我可是动员了十几年,如今她终于肯动笔了。”
“对啊,她是应该写的。就单是写写她家里的事就是京华大学校史不可或缺的补充。”
“这话说得好,她家的家务有一半是校务。校史有一半是她家的家史。”
他立刻又问胡蝶在不在。
我把话筒递给胡蝶,心里面却充满着意犹未尽。
每次和他通电话,都如同夏日躺在天台上看天空肖似的云朵,不期而然地出现,不期而然地消失。我是多么想寻找能找到的一切话题来延续,就像小孩子从水盆里向日光扬起水花,来获得一刹那的彩虹。
人都渴望自己的爱情能水到渠成。
但真正的河流,哪一条不是水撕裂山川荒野造成的?
我开始不断假想,如果我按照胡蝶的方式会不会有好的结果呢?
她的豪气的确很难学得到。
从隔离楼搬出去的当天晚上我就去玛雅家。
我已经决定和她暂时住在一起。
她说自己的手老是抖,抓着钢笔写字时就好像神婆在扶乩。一行字跟五线谱一样上上下下。
我说那还不如她来口述,我直接笔录呢。
她说那多麻烦。
我说不麻烦,我白天上课,她在家里打腹稿,晚上我回来她娓娓道来,我就用录音笔录下来,随后整理,这叫口述史,挺时髦的。
就这样我开始给玛雅做笔录。
起初我以为我把录音笔放下,我自己该干吗干吗,这样免得她有些话当着我的面不好讲。
可是她却一定要我坐在对面。
她说她一个人对着一个小机器,就好像自言自语。
自言自语个没完没了离早老年痴呆也差不离了。
我笑着说,这可真是所有的文学都是有假想听众的。
不过她今年冬天以来就隔几天就咳嗽。
抽屉里一大堆各种化痰止咳的药。
这些天大概运思过度,气息郁结,更加重了些。
她从遥远的童年讲起来。
我深为惊讶的是童年的事情她记得那么清楚,她的语言又那么流利深情。她的回忆又不单是讲故事,常常加挂一些沧桑的感触,我想这本书如果最后出版了,或许会开辟一种新的回忆录体裁,如同一根葡萄的主藤蜿蜒曲折,而那些即兴的诗歌般的感触就如同藤上的叶子和果实。
我那次在深夜里整理到这一段:
镜子一定是女人发明的。
它就像女人最亲密的陷阱。
十八岁的时候,她的镜子放在衣袋里,随时随地随便任何人面前都敢掏出来,那姿态就像水仙花在风中转动着花朵打量水面的影子。
二十八岁的时候,她的镜子放在手袋里,背着男人在化妆间里修修补补。
三十八岁的时候,她的镜子挂在洗手间里,卸妆时,甚至担心自己的丈夫会突然闯进来。
四十八岁的时候,她不再需要镜子了,别人的眼色就是她的镜子。
平静得像河水一样的语调。
读起来忽然让我觉得惊心动魄。
熊士高说这个周末会来玛雅家。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周末的时候他来了。
让我心如注铅的是,他还带来一个女的。
说是苏州昆剧团的,叫彭香阮。
好嘛,软玉温香抱满怀,露滴牡丹开。这名字起得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彭香阮年纪三十上下的样子,说不上很漂亮,但五官非常分明,估计扮相会很出落。她举手投足都好像披挂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