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男人吃软饭没什么不好(三)(3)(3 / 3)
留学的熊西铭。后来熊西铭回国后在京大任校长,立刻延聘葛德恪来华任教。葛丧妻很早,是在熊西铭的引见下和林晚陌结婚的,他们的女儿就是葛爱林(小名玛雅),一位在四五十年代芳名馥郁的知性美女。那个年代学术精英心中的女神。两家的友谊世代相传、久经考验,不知不觉间传到了熊士高这一代。熊士高这个人是一天生的风流贱客,对女人和物质都挥霍无度。葛爱林作为他的阿姨辈,可以说是看着他穿开裆裤长大的,甚至在熊士高年幼丧母的情况下用“自己的乳汁喂养过他”,然而熊士高在葛爱林饱受残疾折磨的后半生中没有对这位伟大的女性有什么回报,他所做的就是视而不见。然而最近熊士高为什么“一反常态”忽然生出了对葛爱林的感恩之心了呢?不但将发病的葛爱林送到医院,而且还每天悉心照顾,如待生母。答案并不难猜。当年葛德恪以研究中国地理而闻名,曾经在国外搜集了很多极其珍贵的舆图和界图。这批珍贵的文物历经了抗日战争、国共战争、“文革”等历次劫难依然幸存。对于这一点秘密,熊士高从小听长辈说到,耳朵都生出老茧了,他怎能不知道?他很显然要趁葛爱林最虚弱、最无助、最犹豫的时候表现出他的“所剩无几的人性”(是不是伪装也难说),来博得葛爱林的好感。根据医院的消息,葛女士的病情非常严重,康复的可能性很小。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向品德高尚的葛爱林怎么会介意熊士高此前的龌龊行径?或许她此时念及的只是两家世代的交好。她会不会把这些珍贵的遗产交给一个错误的人呢?如果真是如此,这些国宝的命运就岌岌可危了。一个腐化堕落、沉迷享受,常与明星名流为伍,贪慕虚荣而又无尺寸营生的人,唯一的选择无外乎变卖葛家的遗赠。当国家斥资数亿收购流散海外的圆明园牛首猴首之时,“败家子”正觊觎将更为珍贵的国宝据为己有,并将来一卖了之。京华大学的学子们,有识之士们,不要让悲剧再重演,让我们援引国歌:“中华国宝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都发出愤怒的吼声……”
我看着就觉得天旋地转,两眼发黑。
这文章写得就如同署名一样,简直不是一般的造谣污蔑,而是完全抱着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歹毒心机。“自己的乳汁”,玛雅从没有过孩子,哪里来的乳汁?
熊士高和渂宁正在什刹海岸边的院子里解读满族神歌呢。
我只好马上给李玄打电话。
“这个人到底是谁?我有种预感,绝不是一般学生的无聊造谣。”
“那很显然。大内在BBS的熟人已经查到了IP,但人家说是转载。”
就像之前李玄预言的,会不会又是吕品和余杭生师徒开始双黑行动了呢?
“大内那边有超级黑客,一有消息马上告诉你。我们和你一样关心熊老师。虽然动机不一样。”李玄迅速地挂了电话。让我根本无法质问他什么叫“动机不一样”。
我就一遍一遍刷新BBS上的回帖。
谣言真的和洗衣服不一样,后者越刷越白,前者越刷越黑。
现在的学生都怎么这么轻信!
我本来想发一个帖子回击一下,一看回帖都已经七八十页之后去了。
而且凡是有人反击的立刻就被群起而攻之,说是托儿,分了熊掌,领了熊口费。那些表示质疑者,被骂为“脑袋生痔疮了”;那些说要“客观”的人,被骂成“什么客官客官的,一听就是老鸨”。那些说要调查事实的人,被骂成“与其要狮屎,还不如去领点熊便”。
这简直就是语言的暴力刑场。
李玄终于打电话来了:“帖子是从之江大学辗转贴来的。估计是之江大学听说大熊要去那边做特聘教授,他们中有嫉贤妒能的人担心自己被抢了风头,就先发制人了。”
可是之江大学的人怎么会知道呢?我忽然记起来,熊士高曾经提过谭新眉的伯父就是之江大学文学院的,而且那天她在地下室确实听到过我和熊士高关于那些明朝舆图的话。真是,竟然一直把她给遗漏了。
“可是咱们学校的BBS怎么能转贴这种东西呢,还被顶上了十大。”我说。
“这就是我们一直争取的东西——言论自由。”
“这不是言论自由,这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简直是我校的耻辱。”
“放心吧,大内已经说服站长了。你再刷新一次看看。”李玄说。
果然那个可怕的页面已经“not found”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