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燃烧的岛群 > 第四章 徘徊 (1)

第四章 徘徊 (1)(9 / 11)

”部队象水渗入沙漠一样在惠灵顿消失无踪了。

惠特尼中校把他的营部设在惠灵顿哈特谷郊区的一栋别墅里。房主是一个意大利血统的保险商,有个二十四岁的儿子安东尼在新西兰第二师服务。此时此刻,安东尼正在伯纳德·蒙哥马利旗下在北非沙漠中作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安东尼的敌人正是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其中一半儿是安东尼的意大利“老乡”。

保险商拉菲投资面很广,战时生意兴隆,整天在外面忙碌,经常一连数日不归家。他的夫人早丧,雇了一个本地女佣人。他偶然回家,就和惠特尼大聊一阵。拉菲先生有着拉丁民族的激情和热血,又有很深的文化艺术修养。他是天主教徒,生活刻板,一心做生意。对于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他怀有复杂的感情。一方面他痛恨墨索里尼把他的“祖国”拖入战争深渊,另一方面他对盟军轰炸意大利文明悠久的城市深为不满。“意大利问题最好用政治解决。我敢打赌,它的人民和国王埃曼努尔全不愿打仗,意大利的精力早在罗马时代就耗尽了。他们干不出什么事业来了。浑蛋的希特勒把意大利挂在他的战车上。德国人拿光了我们的最后一只小鸡,然后把意大利人推到战场上去挨枪子儿。”拉菲老头愤愤不平,酒糟鼻子气得通红。

惠灵顿市依山面海,位于北岛南端。它的山丘环抱着一个圆形海湾,湾口朝南,对着库克海峡。惠灵顿的房屋或者依峭壁而立,或者座落在陡坡上,拥挤而杂乱,全然没有章法。气候也时好时坏,忽而狂风呼啸,忽而海雾腾腾。由于地震频繁,大部分建筑都采用了木结构。天气晴朗的时候,惠特尼中校发现全城皆是维多利亚式的木房子,仿佛是古代的英格兰,勾起他一股淡淡的乡愁。

拉菲老头有一个女儿苏菲姬·范尼尼。她褐发黑眼,端庄秀丽,仪态文雅而富有教养。范尼尼小姐喜欢穿深色衣裙,带鲸骨架的长裙拖地,每天晚餐前念上一段主祷文,很有古风。她出生在偏远的海岛上,又有一个严肃的天主教家庭,生性清心寡欲,从未直视过她家的房客一眼。

她在本地的教会学校里教拉丁文,自己是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大学里学会她祖先的语言的。虽然她正值二十二岁的妙龄,却已经打算进修女院了。

惠特尼懂拉丁文。

美国海军陆战队高级指挥机构一贯认为:一个优秀的海军陆战队军官应该同时是西点军校和安纳波利斯海校的毕业生。实际上,军校生活非常难熬,达到这种双重标准的军官极少。惠特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西点选修了拉丁文,他那届毕业生中选这门贵族化而不适用的语言的军官仅有四个。

惠特尼还是一个公理会的教友。

他同范尼尼小姐的相识就是从宗教开始的。

他的身体素质很好,两天后就开始打听图书馆。在卡纳尔作战期间,他什么消息都不知道,也都不感兴趣。一个生死存亡在旦夕之间的军人,唯一的心思就是杀死敌人、保存自己。

惠灵顿市有一家很好的图书馆,名叫亚历山大·特恩布尔图书馆,藏书很丰富。战争期间,青年人都去服兵役,读者稀少极了。图书管理员对美国军官非常热情,把世界各地的报纸杂志拿给他看。他该知道的消息太多了……

他很迟才回“家”。随着敲门声,屋内的风琴声嘎然而止,范尼尼小姐亲自出来开门,然后招呼女仆把饭和汤热好端上来。拉菲老头去做买卖了,她陪坐在惠特尼中校对面,乖得象只猫。她带着那种朴素天然的美和童贞,惠特尼这样的绅士也不禁为之心动。

他正把一种叫做“霍基”的加蜂蜜和香草香精的本地冰激淋填到嘴里,忽听范尼尼小姐“啊”地惊叫了一声。

他愣住了。头一个反应是地震,抬头看看灯,并不摇;又以为有什么强盗穿堂入室,伸手去摸手枪,屋内安谧如初。他这才注意到:范尼尼小姐黑炭般的眼睛死死盯住桌上的一本书。那本书是惠特尼刚借来的,是一个叫做阿尔弗雷德·路瓦西的法国牧师写的小册子:《福音和教会》。“它,它是一本禁书。”范尼尼小姐的声音发抖,她害怕路瓦西斗胆向教会提出的非难。

“原来如此。”惠特尼放下了心,轻松地耸耸肩。“我看不出为什么要禁它。路瓦西先生很有见地,生动地描述了异教徒和基督徒之间的神秘感,一种互相吸引又互相害怕的神秘感。正如某些时候男人和女人之间也有这种神秘感一样。”

范尼尼小姐脸红了:“您是基督徒吗?”

惠特尼点点头:“还是一个军人。”

范尼尼划了一个十字:“愿主宽恕您的灵魂。”

惠特尼笑笑:“我手上虽然有血,它却是干净的。军人是一把利剑,剑柄握在政治家的手中。我不去评论历史上战争的是非曲直。罪恶的战争取得过胜利,正直的战争也遭到过失败。然而今天的战争却是由最邪恶的力量发动的。日本军阀侵占了半个中国,侵占了整个印度支那、菲律宾、荷属东印度,东面直到威克岛,东南直到所罗门群岛。如果我们不在瓜达尔卡纳尔挡住他们,他们将按照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