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洋两岸 (1)(9 / 11)
日本必然战败。也正好因为我是搞自然科学的,更加侧重于计算和推理,更少懂得武士道精神的缘故吧。
“中途岛海战,我在‘榛名’舰上,护航南云的机动部队,战况一目了然。如果再有两次中途岛那样的海战,联合舰队将不复存在。
“陆军自夸为开战以来未输一场。瓜达尔卡纳尔战役,我俩都参加了。我们不能再打下去了,无论是军人还是外行人,都清清楚楚。
“问题在于如何结束这场战争。”
正照的眼睛看着大盐平,明亮而清澈。他眼里滚着泪花。“想到战败和亡国,这副苦药无论如何是难以下咽的。”他说着,掏出手帕擦擦眼角。
这个问题也正是大盐平数月以来苦思而不得其解的。他颇有同感,拍拍正照的肩膀,激动地说:“清冈君,你说怎么办?”
正照已经成竹在胸。他不慌不忙地说:“意大利方式。”
大盐平豁然开窍,多少天以来的郁闷顿开茅塞。他自以为熟读兵书,深晓韬略,深入仔细地研究战局,怎么会忘了作为轴心国之一的意大利已经退出了战争。
原来,盟国信誓旦旦,轴心三国必须无条件投降。可是,当意大利国王埃曼努尔授权巴多里奥元帅重新组成政府,并且同时拘禁了墨索里尼的时候,盟军在西西里岛接受了意大利的投降。说是“投降”,只算是盟军的面子,意大利的一切原封不动,人民也未受惊扰。虽然后来德军占领了罗马,在意大利中部筑起凯瑟琳防线阻击盟军推进。但是意大利作为一个国家,终于成功地退出了战争。
中国战争是军阀挑起的,太平洋战争也是军阀发动的,只要逮捕为首的军阀,宣布投降,日本也许可以体面地退出战争。这也许会成为东方的意大利。
大盐平在高大的古松间走着,仔细地玩味着如何在日本实现“意大利式”的解决战争方案。意大利的国王不同于日本天皇,他是有实权的君主,而天皇只是一个精神象征;意大利军队有很强硬的反对派,包括总参谋长安布罗西奥将军和在军队中深得人心的巴托里奥元帅。日本陆军中虽分为“统制派”和“皇道派”,“皇道派”军人小畑敏四郎、真崎甚三郎、柳川平助等将领虽同“统制派”的东条英机、梅津美治郎、杉山元等人矛盾重重,动辄剑拔弩张,实际上“皇道派”毫无实力,也没有号召力。他们在同“统制派”的较量中一败再败。早成了丧家之犬。日本军队中找不出巴托里奥元帅。尽管如此,两国现在的政治军事形势还是非常相似。
正照已经体会到大盐平的顾虑,他爽快地说:“我们虽然没有巴托里奥元帅,但是我们也有一个颇具号召力的大人物。他就是近卫文麿。只有近卫才能联系军界、政界、财界和皇室重臣,只有近卫才能抗衡东条。”
大盐平突然脱口而出:“谁来逮捕东条?到处都是‘统制派’的人。警视厅特高课把鼻子伸到最偏僻的角落。我敢说,连近卫公爵本人也被严密监视着,不等发难,这些大人物就全都进了巢鸭监狱了。”
清冈正照低沉坚决地说,“我来刺杀东条!”
【近卫等人密谋推翻东条专制,甚至刺杀东条之事,并非作者杜撰,而实有其事。详见矢部贞治著《近卫文麿》,日本读卖新闻社1978年东京版。第688页。】
“你?”大盐平感到晕眩,头顶上的古松在旋转。虽然在日本近代史上,刺杀首相的事并不乏见,但从削瘦、软弱的正照嘴里说出来,用一双整理生物标本的学者的手,去扣动一支手枪的扳机,消灭一个决定一亿日本国民命运的人。这对于大盐平内弘来说,犹如晴空霹雳。
“是的。我要在御殿除掉东条英机这条祸根。”前庆应大学生物系学生的口音斩钉截铁。
第3节
“奶奶,老师说它还会再一次冒烟。”
戴维·惠特尼用他的手指着圣海伦斯火山那圆锥形的山峰,大人似地告诉惠特尼太太。
六十二岁的苔西·惠特尼太太脸庞红润,气色极佳。她一边往壁炉中加劈柴,一边应付孙子提出的问题。房间里很暖和,松木块烧得劈啪响,满屋充溢着一股松香味。墙壁上挂着土耳其挂毯,壁龛中嵌着糜鹿角和雉尾,托马斯·科尔的风景画,琳琅满目的酒,柄上镶珍珠的手枪,还有其它一些小摆设,表示了房主人的富裕殷实,生活美满。有一张很大的全家合照,挂在墙上的镜框里:普里斯特利·惠特尼先生、苔西、查尔斯·惠特尼、贝蒂和小戴维。
墨西哥血统的女佣人玛丽娅把地板擦得发亮,地毯也用吸尘器吸了好几遍。苔西亲自动手帮玛丽娅准备晚餐:玉米饼、红肠蛋、柠檬鲑鱼和汤。厨房的香味慢慢逸进房间里。虽然太阳就要下山,圣海伦斯白雪皑皑的山峰在暮色中依稀可辨。
戴维把书包中的书和本子摊在桌子上,动手做功课。他刚写了几行字,就又冲着厨房门喊:“老师说活火山圣海伦斯一定会再一次喷发的。”
苔西从厨房中将沙拉端出来,用围裙擦擦手:“戴维,老师说它冒烟就冒烟吧。我也搞不清它是死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