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义结金兰 拈花赏剑 (1)(8 / 11)
里来到段国,没有非凡的本事,谁会相信,阁下是真人不露相,你要不是江湖中人,我死都行!”
慕容焉实在辩他不过,但又不能证明,自己虽懂剑术,但确实并非江湖中人。这刻那和他同时被拦的少年樵夫却问道:“这位大哥,敢问你又如何认定我是江湖中人呢?”
那大汉看了他拿柴刀的手一眼,淡淡地道:“阁下虽然是本地人打扮,但你绝对是个江湖中人,因为你手上的茧子却不会撒谎。”
少年樵夫竟也是一副淡慢随心的样子,不慌不忙地道:“我确是砍柴的,樵夫的手的是这样,因为我在附近都砍了十年了。”
但那大汉还是咬着不放,倨傲地伉声道:“但一个樵夫不会这么镇静地与我说话,但你却说了。”
少年樵夫依然故我地道:“难道山野樵夫就不能镇静地说话,这是什么道理?若果然如此,不是樵夫就只能镇静地说话了?”
那大汉闻言一愣,半晌竟不知如何回答,倒是四下不能进京城的剑客趁机纷纷大笑,他们这一嚷,四下的人群顿时又聚了过来,那牵马的少年也笼了过来,个个重又怀了看热闹的心思,等着好戏看。
那一直瞑目欲睡的凌一叶,这次竟从椅上坐了起来,将长剑插在原地,自己振衣踱了过来,向那木呐的大汉挥了挥手,转向慕容焉两人,上下打量了两人,徐徐道:“你们两个都懂剑术,懂剑的人气质绝对不同……”他一边说一又道:“但不管如何,你们的剑术当不在那梁、冯两人之下,你们是我要挡的人,可能也是我要找的人……”说着指了那棵树,复道:“你们两个可以用我的那柄剑一试,斩断了五枚,我会亲自送你们到令支城,奉为上宾!”
慕容焉闻言一怔,他连看都看不见什么长剑,但眼下连这个凌一叶却认定了他是什么剑客,正要和他理论,那少年樵夫却首先道:“既然你认定了我们是江湖上的剑客,我就暂时承认。不过我既然是剑客,我们的比试就应该讲求公平,是么?”
四下众人闻言俱是一愣,那凌一叶也自一怔,好奇地道:“公平?我们用一样的剑,斩一样的铁钉,同是一挥,这样如果还不算公平,不知你又有什么高见?”
少年突然焕发出不卑不亢,挥洒自如的气质,侃侃地道:“有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骅骝绿骥乃是天下的名马,但要他们和狸鼬在釜灶之间比试,也不能及;黄鹄白鹤,遐举千里,但让他们与燕雀飞于堂庑之下,未必及得上燕雀……”
不待他将话说完,四下群雄早轰然喝彩。
“那你又什么建议?”凌一叶望定了他道。
少年樵夫与他目光一触,徐徐地道:“各人武学造诣,凭空难忖,世间懂剑的人或精于内力,或擅长剑式的轻灵变化,天下之人能得其一,便可入剑道。而阁下比的仅是内力,以此一端评断天下之剑,岂不将四方的剑客拒于段国朝门之外,地有失段王鳞选高手的本意?”
凌一叶闻言,颇是一愣,他想不到一个砍柴的年轻人竟有如此高明的见解,不但是他,连慕容焉,尤其是那个牵马的少年俱为他不俗的谈吐所惊。四下的剑客更是大力支持,纷纷鼓掌喝彩。即便是那凌一叶也不禁重新上下打量了这个山野樵夫一眼,道:“果然不凡,一个樵夫能有此不凡的见识,却出我意料之外。好,你要如何比法,不妨说来听听。”
少年樵夫道:“既然你定了次规矩,可否容我们这些人也定次规矩?”
“你们定规矩?”凌一叶愈加好奇地望了他一眼,转而四顾一眼,但见群雄群情一致,不好惹了众怒,当下耸耸肩,道:“你说!”
少年樵夫道:“我只要用你在树上的四枚铁钉,再用三支同样长的竹杆放在一起,请凌先生你再斩一次,若是能一剑斩断,我自然退回去,否则,就请你下令解禁,让所有的人都能过去,如何?”
凌一叶愈听愈奇,听他谈吐不俗,当真有几分兴趣,也不顾三个弟子拦阻,当下遂应道:“我既然说给你个公平的机会,倒是想知道你用三根竹杆代替六根铁钉,如何能挡我的一剑,我们就试试看,你请。”
所有的人闻言都觉奇怪,十只铁钉尚不能挡那凌一叶一剑,这四只铁钉三支竹杆又怎么会挡得过十只铁钉呢。当下众人都好奇地看着那少年樵夫,但见他从路边不远处砍了一株修竹,斩了三段内径比那铁钉稍大一点的空竹,又将它们分别套在上面的三枚铁钉上,当他用力套的时候,趁人不注意,暗暗用手将竹子和竹内的铁钉弄歪了一点,但他的动作非常微弱,场中除了那个牵马的少年,竟再无一人看清,甚至凌一叶也是蒙然不知。
当他将三茎空竹套好,拍了拍手,转身向凌一叶道:“我已经准备好了,阁下请再拔剑一挥。”
那凌一叶十分好奇,虽觉这少年樵夫气宇非凡,但仅凭这三管空竹,就断定自己斩不断上面的四支,实在有些不信,又有点失望。但眼下自己既然已经许诺了他这次机会,自不能食言而肥,当着众人的面作了口舌小人。那群剑客还道这少年有什么奇招妙招,谁知却只添了三茎空竹,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