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迈超京华 一滴香泪 (2)(2 / 7)
多的三处来做实验,若是果然果然成功,接下来各地流民都依此统治。此令一出,阶下文武官员山呼“大王圣明”,立刻退了去办。自此不足经载,慕容连续设置了各地的侨郡,集中收留各地的难民,在中原深受战争荼毒的百姓逃到这里,竟依然能建立家园,与乡党同住,纷纷感激慕容廆的圣明大恩。不足几年,此令名震天下,各地的百姓纷纷来投,燕国渐渐地融入了汉人,各民族的融合出现了,这些都是后话,不在此书之列,不提也罢。
当天,慕容廆留下了慕容焉同进午膳。自此以后,慕容焉屡屡来往于王宫与卓北庐居处。而他也得到了自由进出王宫的王令,所有的宫内武士见到他,都会恭敬地叫他一声“慕容先生”。
忽一日,当他被请到书房,慕容廆竟然慎重地问到了要点——三国间的大事。其实,在慕容廆第一次招见慕容焉时,半信半疑,待他印证到此少年确为奇才异能之士,匆匆一谈,即知此人名实相符,第二次就拿侨郡之事试探其才慧,结果一试之下,慕容廆也深为震惊,以后多次招见,无不旁敲侧击,试探此人忠心,品格,直到后来,试探的结果令这个国君感到吃惊,他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心怀仁恕、不计名利的人。多次他要赐官,都被慕容焉婉言谢绝,这点使他对这少年再不敢轻视,倚为重器,而到了今天,他才问到了要害——这也是他一生最担心的事。
慕容廆亲援其手入座,道:“焉公子,今日本王将你招来,实是请问大事。”
慕容焉行礼,道:“大王太折煞草民了,我如何能当得了‘请问’二字,有什么事大王尽管吩咐就是。”
慕容廆踱到那屏风之前,捋髯望着那慕容与段国、宇文、高句丽诸国的地图,脸现忧郁之色,道:“我慕容民望虽隆,但终究处身虎狼穴中——北有宇文虎视眈眈,西有段国狼子野心,南有高句丽年年用兵。慕容虽有沃土良川,他日难免没有丧国之辱啊……”一言及此,仰脸长叹。
慕容焉起身行礼,踱到那十二折地图之前,仰而观之,道:“大王虽得万民景仰,却居安思危,实乃慕容之幸……”他微微一顿,复道:“我慕容虽然为困兽之局,但也是鱼触网破之局。”
慕容廆闻言觑然,转首道:“慕容焉,你此话定有所指,何为鱼触网破?”
慕容焉颔首,道:“鱼入网中,本来已是缴中之物,没有生机,但网收得太紧,反而易破,撒网者作茧自缚,自食其果。”
“这话怎么讲?”
慕容焉道:“我慕容虽然在三国重围之中,犹如网中之鱼。但三国不是一国,其心必异。他们的重围看似铁桶一般,其实国与国间必有间隔疏虞,以至于行动不能首尾一致,还要相互抵防,景况比我慕容也好不了多少。而且我西北有好城、辽水之险,南有山川阻隔,其形势好比当年的秦与六国,只要经过一段真正的修养生息,实力雄厚之时,他们三国自然不足挂齿。”
慕容廆闻言,拊掌叫好,道:“焉少卿所言真是字字珠矶,正能解我心中疑惑,实在是高论。”
慕容焉连道“不敢”,复道:“如此一来,三国的优势反而成了他们的拖累,将来有一日他们若是亡国了,怕也是因为这一点……”
慕容廆暗自高兴,但突然想到了一件事,道:“但眼下那平州刺史、东夷校尉崔毖却一心要联合三国,欲图灭我慕容而后快,纵是我慕容廆能等,但三国却不会给我机会。”
慕容焉沉吟良久,道:“我慕容东有山川之险,西边的段国纵是出兵,只要迎敌即可。但高句丽与宇文一在西北,一在东南,和我慕容连在一线的两端,若是他们同时用兵,我慕容首尾两端,分兵抗拒,必然首尾难顾,最是危险……”
慕容廆闻言,也不禁猛地大骇,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望着慕容焉静候下文。慕容焉思索良久,终于没能想出半点头绪,苦苦皱眉。
正在这时,内书房外有一侍女请求面王,门口侍卫见他是端淑王后的近侍,不敢怠慢,急忙通秉,慕容廆命那侍女进来一问,却是王后听说慕容焉在此,想是也听说过他的大名,邀国君和他一起到崇凝宫共同进膳。慕容廆看了铜漏一眼,也不觉一笑,道:“焉少卿,你看我们倾谈良久,却已到了午膳之时,端淑夫人既然要见你,你就随我到后宫一同进膳吧。”
慕容焉不好推辞,只得躬身应命。当下,慕容廆与他在众侍卫的陪同之下,果然到了后宫。一进崇凝宫,但觉里面装饰的非常朴素,与其他的妃宫迥然不同。宫内虽然也植花草,但却青素,不是普通的大红大紫,由此足见这位端淑夫人定然是个简洁之人,但这种情况在古代的后宫是绝少见,但据说这端淑夫人是最受国君宠爱的夫人,也是三公子慕容元真的生身母亲。
那侍女领他们进了御膳堂,但见里面布置清雅,素白的壁帏不饰书画。大厅中间,设有桌案软座,却并不是很大,按这桌案的尺寸,一席也上不了许多道菜,绝然不同,若是换了其它妃子,必然众婢侍列,丽服藻饰,遍置甲煎粉、沈香之属,馔食丰盛。但由此也足见此舍主夫乃是个节俭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