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喜信(2 / 2)
此刻在晋王府中,亦是忙成一团。
晋王在皇后跟前许下诺言,要以一己之力承担婚礼的费用。
虽然礼部按亲王旧例拨了银子,但要办出配得起一百五十抬嫁妆的婚礼,这些银子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晋王倒也洒脱,缺的口子都自行补上,花多少给多少。
银子是一方面的问题,人手又是另一方面的问题。
礼部和鸿胪寺对于操办婚礼有章法,但时逢太子大婚,两部的官员们都在为东宫的事务忙碌,这既是为着前程,亦是为着礼法,正所谓君臣有别。晋王府这边没什么说法。
晋王府中人丁单薄,晋王的母妃戴贵妃早逝,舅家不是什么显赫家族,帮不上忙。晋王再能干,那也是行军打仗方面。如今要将晋王府从里到外翻修一遍,他亦是分身乏术,手底下只有一个老管家能听用,有的时候,连一个花盆的摆放位置,下人都要来请示晋王。
所幸皇后一直关注着晋王府的婚礼筹备状况,隔三差五地就派绘春来晋王府帮着主持大局。
绘春是见惯了大场面,跟着皇后操持过宫中大大小小上百次宴会,做这些事都是她的强项。只可惜她是宫中的尚宫,不能时时在外,便又从卫国公府讨来了卫国公夫人身边的得力嬷嬷,专门负责整饬装潢晋王妃的正院,才算帮了大忙。
谢蕴宜自己也不得闲。
与太子的婚事告吹也不过一两个月时间,她更是从未想过自己要嫁晋王。
只是圣旨一下,想不想的,也无济于事。
她是早备好了各种绣件,但都是按着太子妃的规制备的,现下她成了晋王妃,一切都要推倒重来。卫国公夫人找了十几个绣娘陪着她,专辟了一处阁楼,从早上一直要绣到晚上。
这么一天天的忙碌着,眼瞅着大婚之期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