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到初中(2 / 6)
之类的吃多了,一口牙齿都是有不少龋齿的,一张口说话,就看到黑洞洞的牙齿,真让人受不了。
更何况,到了青春期,女孩子的身体很容易发胖,吃多了这些零食,不横着长才怪。可是青春期又是女孩子们开始注重自己的外貌的年纪,心理更敏感,那些胖胖的女孩很容易被人嘲笑的。
在孙静言看来,吃零食除了满足口腹之欲,没有任何作用,可是后续的影响却很大。
当然,如果不是因为跟程颖慧关系好,她才懒得说呢。
程颖慧嘴上虽然还硬着,不过行动上却还算听话,吃完了鸡爪就没有继续吃了。
夏言抱了不少杂志出来,说:“我最近买了一些杂志和报纸,咱们研究一下,看看哪些杂志适合投稿吧。”
孙静言本打算在网上搜一下各种杂志的征稿启事的,没想到夏言直接把杂志都买回来了。
三个人便开始翻杂志,并且将杂志上的征稿信息都记录下来。信息主要包括,需要什么类型的文章,大概多少字,千字多少之类的,做好统计之后,再进行对比。
在这个时候,发行量比较大的大约是《读者》、《青年文摘》这样的品读类杂志,和《故事会》这样的故事类杂志,言情杂志还是才开始兴起的,名字也比较老套,有《漂流瓶》、《许愿树》、《流星雨》之类的,真是要酸倒大牙。孙静言看到这些杂志的名字都忍不住抖了抖。当然也少不了《天使梦》之类的,十分小女生。
当然还有《知音》这种也是发行量很大的杂志。知音上的故事,总是十分狗血曲折,满足了大家对名人或者各种人的私生活的幻想揣度,许多人都信以为真了,导致后来网络发达了以后,许多人发现,自己曾经十分相信的事情,都是子虚乌有的。
就孙静言自己说,她以前在知音上看到某著名主持人的恋爱结婚的故事,当时深受感动,差点将主持人奉为男神,后来主持人跟某明星恋爱,扯出了颇多纠葛之后,她才知道,人家主持人根本没结过婚,更没有什么浪漫的恋爱故事,全都是知音的编辑胡编乱造的。
也不知道知音骗了多少人。
因此,知音是孙静言杂志黑名单的首位。
想到这里,孙静言忍不住在杂志里翻了翻,果然有知音,抽出来,说:“《知音》就别看了,都是乱写的。还故意往名人身上扯,万一人家告一个诽谤,真是一告一个准。”
程颖慧放下手里的杂志,说:“真的啊?知音上是假的?”
孙静言说:“不然你以为呢?”
程颖慧不敢相信地说:“我当然以为都是真的啊!”
孙静言无奈的摇头,真是太单蠢了。
“明星名人那么忙,难道这些故事的作者都去采访了他们?就算是采访了,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细节?不仅有男女主角的心理活动,连路人甲的心理活动都有?”
程颖慧觉得无言以对,还真是这样。
于是,《知音》也被大家打入黑名单。
这本杂志真是体现了普通人的整体水平,显示出了大家窥伺的癖好。许多人都不知道名人们所从事的领域的专业知识,他们所能理解的,都是狗血爱情和各种八卦吧。
这一点,哪怕是过了几十年,好像也没什么变化。只是网络让喷子有了更多的发声的机会。
通过总结,大家发现,故事类的杂志稿费是最高的,能够达到千字几百,本以为言情类杂志稿费挺高的,没想到只有千字几十块,连上百块的都很少见。其他美文类杂志,便在中间点的水平。
程颖慧苦恼地说:“故事我写不来,言情故事感觉写了划不来,恐怕只能写写这种小故事了。”
夏言买来的杂志里,也有一些儿童文学儿童故事之类的,这些的稿费还不错。
就程颖慧和夏言的写作水平来说,要写出刊登在杂志上的稿子,还是需要一些磨炼的。
孙静言心里也慢慢清晰了,言情杂志她是不想写的,跟程颖慧想的一样,她觉得稿费太低了,有些划不来。故事类的杂志,如果可以,她是想写的,只是里面的故事十分曲折诡异,文笔也十分老道,感觉要有三十多岁的人,对人生有了一定的感悟和体验之后,才能够写得出来。这个需要看运气,能不能有好的灵感。儿童文学类的杂志,倒像是现在最好的选择,以她现在的年纪来说,能驾驭的住。
至于读者之类的美文杂志,孙静言就不想写了,她感觉煲鸡汤也是个技术活儿。
孙静言提议还是写儿童文学方面的杂志,程颖慧和夏言看了上面的文章以后,觉得很对,自己能驾驭的大概是这种风格了。
三个人一直忙活到傍晚的时候,夏言想留三个人吃饭,程颖慧直接拒绝了,她跟家里说好要回去吃饭的。
而孙静言和孙连胜则是觉得蹭饭不好意思,也跟着程颖慧离开了。
在确定要写什么类型的稿子以后,孙静言在回家的路上,就去报刊亭买了一些杂志,准备回家以后再细细研究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