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扭转颓局(1 / 2)
让叶秋桐没想到的是,她引er来是为了缓解自己处理“关系户”的压力,但是却让er意外成了向阳校外教育机构的领头羊。
很多家长冲着er里的外国老师,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学习,说跟着洋老师英语能学地道点。
叶秋桐才发现,这时候整个国内教育里,学习外语这块,除了大学,在中、小学、幼儿园这块都没有外国老师进驻。
叶秋桐带着惯性思维,以为教育机构里有洋老师是很正常的事了,接着又发现,其实整个向阳,除了老师接点私活给孩子补习外,正规给孩子补习的教育机构也只有er一家。
好吧,真是占领了市场空白。
叶秋桐立即和俞老师商量,让他拿出个方案来,把向阳的er结合向阳现在学校的分布、还有学生人数,再进行布局。
最后,er在向阳又迅速办起了两家能同时容纳两百多名学生上课的补习机构,抢占了向阳的教育市场。
叶秋桐知道er是一项可以长期发展的事业,于是索性找市政府拿地,准备自己盖教学楼,让三个分校使用,以免在租教学楼的事上受制于人。
迟丽知道大嫂在向阳办教育机构的事,“咚咚”就来找她,说她对办教育机构有兴趣,想去在er做实习老师。
叶秋桐见她有上进心,便根据她的特长,让她去做数学初中的辅导老师。
迟丽也高高兴兴接受了,不过,她也有个要求,说让er开一份实习老师的工资给她。
叶秋桐当然无不应允。
家里从来没有短了小姑子的钱,她自己要打工赚薪水,叶秋桐估计她是想补贴王超家。
因为这样,所以不好再找家里另外开口要钱。
对迟丽这点拎得清楚,叶秋桐还是很欣赏的。
她越来越发现,迟丽也不是没有优点的,在接人待物方面,迟丽的情商终于上线了。
估计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迟丽上辈子也是平稳幸福地过了一生。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迟丽主持操办的慈善基金会“有气”终于被民政厅批复通过了。
“有气”这个名字是叶秋桐取的,表示这些矽肺病人都渴望获得氧气。
叶秋桐把这个消息告诉迟丽时,她十分高兴,这是她独立完成的第一件大事。
“有气”慈善基金会,叶秋桐担任会长,迟丽担任常务副会长,负责主持平时“有气”慈善基金会日常事宜。
慈善基金会接受社会公众的捐款,然后通过矽肺病人递交的申请表,从中每月选取一定数量的病人,无偿进行治疗。
不过,慈善基金会刚刚成立,名气还不大,社会上大家对本土慈善基金会的成立也抱着怀疑的态度。在大家心里,总觉得慈善似乎是香港、台湾这些发达地区或者欧美国家才有的新鲜事物。
怎么向阳本地就有人办起了慈善基金会?是不是骗钱的?
另外,矽肺病人也不太了解慈善基金会,不懂得申请的流程,而且绝大多数矽肺病人都住在偏远的农村,根本不知道有这种慈善基金会可以救助。
一条条一桩桩,都成了横亘在迟丽眼前难以逾越的大山。
慈善基金会试运营半个月后,迟丽觉得自己的心都老了好几岁。
她以前看大嫂操持那么多家公司,还轻轻松松的,平时也听大嫂说了许多实在的经营管理的经验,她以为不过是操持一家基金会嘛,小试牛刀,有什么了不起的,到时候办得风风火火,让大家见识一下她的本事。
没想到,才上任几天,心就瓦凉瓦凉的。
请了几个大学生上街发宣传单,被人家骂做骗子;基金会也没有矽肺病人来申请……
她请了一个助理,上课时助理顶班,没上课时她也来坐班,结果门可罗鹊,只有她和助理聊天打屁。
这还玩什么啊?
凉菜了。
还想做大业绩给家里人看呢,现在大家肯定在背后笑话她吧?
迟丽十分懊丧。
王超在和她通电话时,发现了她情绪的不对,于是再三追问之下,迟丽说出了这件令她觉得十分丢脸的事。
王超告诉她,可以找叶秋桐求助啊。身边有这么一位能力超强的大嫂,还不懂得向她求助,事后她知道了,肯定不开心。
迟丽在王超的劝说下,也猛地醒悟过来,自己会遇到挫折,怕也是在大嫂的计划之内了吧?要不然,大嫂当初也不会说这是让自己锻炼锻炼了。
迟丽忐忑地找到了叶秋桐。
果然,听到迟丽面临的困境,叶秋桐给她提了一些建议,迟丽正处在困顿之中,听到大嫂的建议,觉得条条都有针对性啊,顿时豁然开朗。
很快,迟丽在大嫂的牵线搭桥下,和向阳电视台做了一期“有气”专访,介绍了“有气”慈善基金会的性质用途和资金来源、资金监管等情况。
迟丽还带电视台到王超的家乡,水凤凰,采访了那里的六名矽肺病人,让大家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