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考察团(1 / 2)
叶秋桐观察了一下,看这些人露出疲惫之色,知道大家肯定是一早起来赶飞机,又在飞机上坐了两个多小时,累的,便也不急着往黛色赶,便对丁晓生道:
“咱们先回向阳找家酒店休息一下,大家吃了中饭,睡精神了,再去黛色,今晚就睡在黛色,体验一下制茶的过程。”
“行,这个安排好,我到过许多南方的茶产区,但是还没有借宿在茶叶加工区的经验。”
老室茶楼的孙总欣然道。
几个同行中,大家都以孙总为马首,看来孙总是他们这些人中的老大,想来到现场后,大家一切都会听孙总的。
叶秋桐还真没猜错,上车后,丁晓生、孙总和她同乘一辆车,经过一番介绍,叶秋桐才知道,原来孙总是京城茶叶协会的会长。
虽然民间协会是一个松散性的组织,但是能当到会长的人,至少是实力雄厚、众望所归。
叶秋桐发现丁晓生这次前来,还真是诚意满满啊。
“迟生呢?怎么来向阳没看到他?我还想和他大战三百回合呢!”
丁晓生开玩笑道。
酒品决定人品,所以丁晓生对豪爽并且酒量比他好的迟生颇有好感,这才一下飞机,就掂记上了。
“又想喝趴一个啊?”叶秋桐笑道,“他不在国内呢,和胡部长去莫斯科了。”
叶秋桐此言一出,孙总也不禁肃然起敬,心道怪不得丁晓生一直叫他要来这里参观考察呢,原来是“曲线救国”啊,胡部长这回去了哪,他们这些京城商界的人大抵都知道,能跟着胡部长出国的人,就不容小觑。
原本孙总或许还有一点“这个漂亮女人是不是靠姿色上位”的想法,但是现在听到胡部长的名头,已经冰雪消融,然后还被一阵大风吹得干干净净了。
叶秋桐提起胡部长,倒也不是有意显摆,事实就是胡部长亲自打电话把迟生叫走的,而且胡部长此行,国家新闻台也做了短讯报道,是公开的行程。
国家新闻台一般人可上不了,象胡部长这种级别的,要上单条都难,通常就是在大Boss出行的新闻里,站在他后面偶尔露下脸。所以胡部长上单条,虽然只是简讯,还没有出名字,播音员只称商务部前往莫斯科做商务活动,但已经颇耐人寻味了。
丁晓生是个老奸巨滑的,马上就感觉到了孙总不管是从神情还是从身体语言上的变化,他笑道:
“那这次是没机会了,下回等他回到,在京城住下的时候再喝。对了,我给你们找了家信得过的家政公司,每周派人上门打扫一次,花草三天去浇一次水。如果你们要到京城,提前打电话告诉他们去打扫就行了。这是他们公司的名片,你收好了。”
丁晓生说着从名片夹里掏出一张广告意味浓厚的名片,递给了叶秋桐。
随着全民经营年代的到来,如今名片已经成了商人们必不可少的身份象征。
通常如果有被领导人关心过的,还会印上和领导人亲切握手的照片做背景,有什么委员、优秀青年、十大标兵等头衔的,也会统统印在名片上,让一张小小的名片承载了一世的荣誉,显得挤挤挨挨的。
叶秋桐的名片就很朴素,暗沉素雅的卡上,只是写了名字和联系呼机,趁着这个机会,叶秋桐也把自己的名片送了一张给孙总。
孙总是京城茶叶协会的会长,只要他满意,黛色的茶叶便不愁销路。
“哟,向阳这里挺热闹的啊,看起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孙总夸道。
可不是,沿途经过了几个工业区,其中也有美国底特律汽车协会投资的汽车城,因此形成了连片集中的重工企业……工业区成了工人聚居区,车子经过时,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也能不时看到在路上走的,穿着制服的工人。
这些习惯呆在京城舒适区的大佬们,此时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电视新闻上说的,南方的繁荣和活力。
叶秋桐颇为自豪,这些工业区的建成和成长,都有她一份无形的功劳。她当然不会无聊得把功绩挂在嘴上,这些功绩也无法言说,只有当事人心里明白,但是一想到自己也为向阳的繁荣发展出了一份力,叶秋桐便觉得特别有干劲。
人的能力能与时代的发展同频共振,便不会寂寞,也不会迷失方向。
车子到向阳市区后,叶秋桐把客人们安排在离女娲大厦不远的新恒酒店,这是家五星级的酒店,环境设施都不错,重要的是,它当然是新恒地产名下的产业。
叶秋桐如今所有的客人招待、商务活动都在这里举办,左手出右手进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安全。自家名下的产业,无论如何,员工都会以她为马首听号令的。
给丁晓生他们这一行安排的是总统套房,除了房间够大、有无敌美景之外,什么按摩浴缸、桑拿蒸疗都高级享受设备一应俱全,让孙总也啧啧称赞道:“京城里的酒店也不过如此。”
在酒店里洗了个澡,补了个回龙觉,叶秋桐陪大家吃了一顿颇有向阳本地特色的午餐,就带着他们驱车前往黛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