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8)(10 / 12)
超过茅山。
“怪不得钟家的人,要养鬼。我听说过,茅山术最厉害的就是御鬼。”黄坤听到这里,终于明白。
“真正御鬼术是正大光明的。”徐云风说道:“你只是没见到而已,你以后会见到的。”
“你说了四大外道。”黄坤说道:“还有两家呢。”
“凤凰山的蛊术,流传久远,一直都是外道。”徐云风说道:“当年你黄家的祖先,还有钟家的创立者,应该没少和她们打交道。”
黄坤明白打交道的意思,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师父都说了黄铁鱼和那钟家祖先是干什么的。
“还有一个是魏家吗,我见过魏家的人,他们养尸的。”黄坤说道:“那个魏家当家的和我爷爷有交情。是不是因为我爷爷赶尸的手艺高超。”
“当然是的。”徐云风说道:“不过我真的不知道,你爷爷和他到底是因为什么结下交情,肯定是很大的恩惠,不然魏家不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帮你黄家。”
“能说说魏家的事情吗?”黄坤问道,这个的确对他很重要,自己亲眼看到过魏姓人和钟姓人在自己黄家对峙,而且黄溪身上的那个飞蛾蛊……
四大家族真是乱了套,都分不清是敌是友。
“湘西赶尸的家族众多,真正最厉害的,就是辰州的魏家。”徐云风慢慢说道:“赶尸也有四大家,但是只有魏家被列入了四大外道家族之一。”
“原来我已经见识过了这么多狠人啊。”黄坤说道:“我真想不到。”
“你是黄松柏的孙子。”徐云风说道:“真要是什么都大惊小怪的,就太没出息了。”
“魏家到底什么来头,好像比钟家厉害。”
“四大家族在解放后同时衰落,政府提倡无神论嘛,当然要铲除这些封建迷信。”徐云风说道:“不过万事都有个根源,导火索就是四大家族和当时的一贯道扯上了联系。”
“原来是这样。”黄坤说道:“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也不知道细章,越是距离现在越近的典故,就越是不清楚,反而时间久远的事情,知道的更明白。比如魏家的祖先,根本就不是中国人,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我都知道。”
“魏家是外国人!”黄坤恍然大悟:“怪不得魏家的那个当家人,看起来怪怪的。”
“魏家成为四大外道家族,又要从头讲起了。”徐云风说道:“你想不想听哦?”
“想,怎么不想。”开车的老曲倒是沉不住气,“快点说。”
朱元璋死后,后面发生的事情,你一定知道了。朱棣抢了他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帝位,他的部下,其中有两个人物非常关键。一个就是刚才说的道衍,一个就是三宝太监。
当时朱棣害怕失踪的建文帝卷土重来,跟他抢夺帝位。别以为,皇帝好当,就算是控制了中央,地方上的派系仍旧众多。表面上顺从永乐帝的势力,很有可能私下里盼着朱允炆回来。
黄家和钟家这个时候,已经成为望族,使用法术的本领越来越强大。朱棣也非常忌惮,因为当时有两种传言,一种是朱允炆已经逃到海上,一种是朱允炆隐藏在云贵地区。
三宝太监就是马三宝,当然另外一个名字更加响亮,就是郑和。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什么扬我国威,什么和列国交好,让万国敬仰明朝,都是幌子。三宝太监数次下西洋的目的只有一个:在海上寻找建文帝。
毕竟海上扬帆费用耗资巨大,不安插一个响亮的名头,朝廷内肯定有大批反对者。
但是在陆地上寻找建文帝的那个人,名头就小多了,那个人叫胡濙,在陆地上做间谍工作,就没必要耗费巨大金钱,当然也引不起这么大的重视。胡濙就一直在云贵川等地寻找朱允炆的下落。
这个时候,黄家和钟家作为明朝开国时期功臣的后代,已经各自发展,但是两家的交情仍旧不错,压制住云贵川等地的巫术神棍,这股势力不容小视。朱棣当然不会坐视不管。当时没有国师一说,但是道衍其实就是永乐帝的国师,国师是干什么的,当然是帮助皇帝剪灭和安抚天下的能人术士的职务。
道衍那时候已经权高位重,当然不会亲自到云贵川来,但是他手上有个人选。
那个人选,来历非常,是三宝太监第一次下西洋,在海上带回来的一个人。那个人,就是魏家的先祖。
宜昌鬼事Ⅱ 五十一 过阴之冥婚10
三宝太监下西洋的之前,就已经有阿拉伯人开通了印度洋到中国南海的航线,三宝太监的海路图,估计就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得来的。宋朝的经济繁荣,很大程度,就是南海已经通航,宋朝是不折不扣的世界贸易大国。并且三宝太监自己,也是回族。
三宝太监的船队富庶无比,当然是海盗窥觑的目标。在第一次下西洋返航的时候,三宝太监在马六甲附近遇到海盗。三宝太监的船队遇到大小海盗数次,本已不以为意。可是这一次,遇到的海盗,非同寻常。海盗只有一艘船。竟然和船队抗衡。三宝船队开始没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