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酒楼(1 / 2)
李沅锦刚把豆芽都点了一遍,吴管家就架着牛车到门前了:“守信兄弟!大丫!我来拉豆芽了!”
李守信连忙把门打开,吴管家检查过白白胖胖嫩生生的豆芽之后,也很满意。李沅锦连忙跟吴管家、肖氏几个一起把豆腐框搬到牛车上,一层摞一层,仔细不让上面的框压了下面的豆芽。
今天点出来的豆芽十框,差不多一百斤,吴管家见豆芽喜人,高高兴兴地驾车走,李守信跟李沅锦就跟在牛车旁边,一路往镇上去了。
这次去的早,镇上的集还没有开完全,到顺平镇的大牌坊下面,李沅锦遇到了不少从四面八方的村过来赶集的人,有挑着自己种的菜的村民,也有带着簸箩准备采购的。
要不是这次手上没钱,李沅锦真想再好好逛逛集市,吃吃这里的吃,买点儿这里的手工艺品,要是万一不心又穿回去了,不定还能卖个古董。
女人的购物欲,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是一样的……
吴管家架着牛车直接到了穆家的豆腐店,这也是李沅锦第一次来。豆腐店的门面并不大,只有一丈宽,平时也只有两个人,一个人割豆腐,一个人收银。另还有两个人在后面处理杂事。
见到吴管家过来,店里的四个人手脚麻利地上车搬豆腐,掀开车帘看到多出来的十个用粗布盖着的豆腐框,不由得问吴管家:“吴管家,这里头就是你要新卖的豆芽?”
吴管家嘿嘿笑着:“对啊!还不快搬下来,今天咱家的豆腐店总算是有豆芽卖了!”
顺平镇是个镇,镇上卖豆腐的只有三家,穆家,白家,就是那个要娶李沅锦做填房的白员外的产业,还有一个是刘家,刘家是豆腐世家,不过似乎不怎么看重顺平镇这地方,有一搭没一搭地卖着,反而不如穆家跟白家的豆腐得人心,但是胜在是豆腐世家,名气还在,不少人过节送礼的时候也还是愿意选刘家的豆腐。
原本三家是旗鼓相当,但是白员外不知道从哪儿请来了一个豆芽师傅,在豆腐之外又开始卖豆芽,一下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豆芽也便宜,镇上两文钱一斤,不少人都愿意买来尝个鲜。
这就让穆家的豆腐店落了后尘,拼新意,没有白家的豆芽,拼字号,不如刘家传世。
所以这次李沅锦发的豆芽,真的是让吴管家好好挺直了腰杆。
豆腐跟豆芽都搬到店后面去了,豆腐框都套在更大的木框里用井水泡着,吴管家吩咐豆芽不用泡,但是隔半个时辰往豆芽上浇浇水。
前面的台面上此时站着的就是李沅锦跟另一个割豆腐的伙计焦宝方。
宝方今年也不过十七八的年纪,见到来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娃娃跟他一起站在外面卖豆腐,总觉得有些放不开。
李沅锦倒是不在意,见外面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把盖在豆芽上的粗布掀开一角:“哎,来看一看,瞧一瞧咯!新鲜的豆芽!刚发好的!水灵灵白嫩嫩脆生生的哎!过来看看、尝尝!”
豁出去脸皮的吆喝就是好使,立刻就有人过来了:“哎?你们穆家豆腐店也有豆芽卖啦?”
李沅锦甜甜地笑:“对啊!这是我们自己发出来的豆芽,新鲜着呢!大婶你尝尝这生豆芽,水嫩鲜甜。”
那大婶试着吃了一根,确实,但是不肯买:“你这豆芽是不错,但是我上次在白家买回去的豆芽,炒来炒去就软绵绵剩下一摊干草了,不好吃!”
李沅锦把早就准备好的凉拌豆芽拿出来,用竹签给大婶挑了一点儿:“大婶,你试试这凉拌豆芽,看看爽不爽口,对不对您的口味!”
大婶这下尝完之后就有点儿动心了:“这味道真是不错,比咸菜清爽,又新鲜!”
李沅锦点点头:“对呀对呀!大婶,今天看你是个识货人,咱们家的豆芽发的好,绝对不会出水变柴。就算是入水下油,吃起来都是又软又嫩。今天还有特别活动,你要是买豆芽呢,我就教你做这个凉拌豆芽。”
“当真?那你这豆芽怎么卖?”
“开张特惠,前十斤都一文钱一斤,大婶你要多少?”
这就是意外惊喜了,不光送菜谱,还便宜了一半!白员外家要两文钱一斤呢!
“给我来两斤!”
李沅锦把豆芽沥干水,还当着大婶的面甩了甩,减去了不少重量,大婶的表情更柔和了:是个懂人心的,还知道给甩水呢!
称了高高的两斤豆芽,用芭蕉叶给包起来:“给您,两斤两文钱,我这就给您凉拌豆芽的方!”
其实炒豆芽就在于一个火候跟时间,因为豆芽看着脆生生的,但其实内里全是水,不然也不会一斤豆能发出来十斤豆芽。所以在炒或者煮的时候,就要注意,千万不能炒过了,不然豆芽的水被炒出来了,就只剩下豆芽皮了,又不脆又不嫩,只是绵绵软软的。
凉拌豆芽在焯水的时候,不过一瞬间,因为后面加的盐跟酱油又会渍出来一点儿水分,所以前面半生的时候就要捞起来,让余眼福啦!
真是想逛街啊!
跟着牛车走了不多久,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