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4 / 4)
来在一次公司管理阶层与联邦政府高层官员的餐宴之间,该管理阶层人员无意间将此事提出,引为谈资。”R.L.表示,此部分史料较为模糊,过程不敢百分之百确定,但结果倒是相当清楚。“意外的是,官方对此一‘流言’之态度颇堪玩味。一段时日之后,联邦政府竟大张旗鼓派出一工作小组进驻矿区,展开探勘调查,并开始对许多废弃坑道进行地毯式搜索。”R.L.指出,“这确实出人意表。然而更令人意外的是,三个月后,调查结果出炉,竟宣布该‘鬼兽’确实存在……
“据当时官方记录——我必须强调,那只是官方记录,”镜头前,R.L.露出暧昧的笑容,“……那‘鬼兽’是某种在演化上与人类关系极为亲近的类人生物;约于距今90万年前与人类在演化歧路上分道扬镳。据推测,于某些特殊机缘下,它们偶然经由岩层缝隙进入了地底,而后便于此孤立环境中独自演化,形成今日所见之物种……同于其他地底生物,此‘人形鬼兽’之双眼并无视力,且或由于脊柱弯曲且直立不全,其身量看来较人类矮小。因此取‘盲眼侏儒’之意为其命名,简称‘盲侏’。
“经调查,‘盲侏’族群数量十分稀少,共约三十余只……调查完成后,人类联邦政府表示未来将全数移置这三十余只‘盲侏’,作为国家科学研究之用。而由于先遣研究团队必须进驻,加之以铁矿产量已少,遂决定关闭铁矿矿区……”R.L.稍停,“我现在所说的这些,均来自我个人之考证访查。在当时,‘盲侏’这件事是对外保密的,知情者仅限于人类联邦政府与西伯利亚矿业公司少数决策高层。有趣的是,我只查到政府决定‘移置’这群盲侏为止,之后,从原先既有管道就查不到任何资料了。
“我查不到这群盲侏的确实下落。它们究竟被‘移置’到了何处?政府说要作为科学研究之用,那么,到底是有哪些研究单位接收了这群盲侏?”R.L.做了个手势,“完全不清楚。17年前,我追到这里,后来就完全卡住,找不到线索继续追下去了……
“直到去年,官方公布了相关历史档案。这些文件与电磁资料罗列了当初接收‘盲侏’的研究单位……但我必须说,对于档案真实性,我依旧高度存疑。我不明白官方为何选择公布这些档案。但总之,截至目前,我依旧查不到关于这些研究单位的翔实数据。或许那毕竟是很久以前的研究单位了?但即使如此,在160年前,这些研究单位是否确实存在?我认为非常可疑。本于追求真相的学术良知,且容我大胆假设——”R. L.强调,“根据我所调查到的一些周边资料(换言之,就是间接证据),说是将‘盲侏’送去作为科学研究之用,可能是个完全颠倒的说法。实际上是,‘盲侏’很可能根本不是什么演化的自然产物,而是人类某种生物实验的结果!……推测起来,可能是实验失败的产物(劣质品、副产品或未完成品);而后不知为何,有所疏漏,并未将这些劣质品销毁,却让部分‘盲侏’流落在外——
“目前我已掌握了一些暧昧的证据……”R.L.表示,“是关于‘盲侏’的语言能力。这些证据显示,尽管状似野兽,但它们居然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语言能力。换言之,那是一种会说话的类人动物。更惊人的是,这些证据甚至暗示‘盲侏’所使用的语言与英文十分类似!……一个简单的推断是,如果盲侏真如官方所说,是距今90万年前演化歧路的自然产物,那么在自然演化、隔绝环境之下所产生的语言,将必然与现有人类语言有着相当差异。若真与英语相似,那也未免太过巧合……”以上数据均见于Discovery频道《会说话的动物:盲侏之谜》节目。该节目首播时间为公元2283年1月25日。
[2]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为存在于人类或生化人循环系统与脑组织间之特殊结构。相较于循环系统与其余一般身体组织间的通透性,由于血脑屏障之存在,遂使得循环系统与脑组织之间之通透性大为降低。而此一通透性之降低,主要是由于脑内微血管之内皮细胞排列方式特别紧密,且内皮细胞之外又有连续性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覆盖所致。其用意主要在于保护脑部免于受到体内血液中某些化学物质(如荷尔蒙)之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