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章 玉龙子7(2 / 3)
的历史,但……我急急伸手捂着他的唇,“不许胡说。”
他的眼中升起笑焰,一点一滴的似要将人溶化,他又用那有些暗哑的语调说道:“看来,观音婢还是很心疼我的。”
这人真真是……我无语的看着他,就这般,我们二人无语的凝视了许久,他才又笑道:“还想不想听我方才说的救陛下的事?”
“和李靖有关吗?”
“聪明。”他拍了拍我的脸颊,调整了一下坐姿,复又搂着我说道:“我接到元霸的信,说你要陪着陛下巡幸江都,是以我一路从太原赶往扬州。在离这里有一天路程的一个羊离观中,我和老刘碰到了李靖。”
李靖和刘文静本就相识,再说李靖看不惯杨素后本就有投奔李渊之心,只是奈何刘文静在李渊处,再加上红拂的原因,是以他才在杨素处忍了下来。
“原来老刘和李靖是故交。是以介绍我也认识了。更不想,和李靖同在一处的除了红拂外,还有一个身材魁梧、脸上长着虬髯的汉子,名唤张烈。”
“张烈?”我当然知道李世民现在讲的是虬髯客的事,我故意以惊异的口吻说道:“莫不是突厥北部铁勒部落的首领张烈?”
“咦,你知道?哦,你曾经陪着陛下巡幸西域,所以听说了张烈的事。”
听着李世民的自问自答,我没有反对。只听他又道:“那张烈是昆仑奴,他那一身的功夫不但炉火纯青,而且有极高的智谋……他老婆是突厥北部仆骨部落的跋拔月儿……”
原来李世民和刘文静在羊离观结识了张烈后,互生英雄相惜之意。特别是张烈,看到李世民后一见如故,于是众人把酒畅谈,评品时势、抒发志向,倾心交谈之下大有相见恨晚之势。
数天敝开心扉的言谈,李世民知道张烈有图举中原之心,此番前来中原就是听闻杨广巡幸江都而前来行刺的。
知道张烈前来中原的意图后,李世民决定以棋局一赌天下,张烈也欣然同意。
结果,一局下来,张烈惨败,他欣然长叹‘中原果然卧虎藏龙’之句后将棋局抚乱,并对李靖说道:“大哥,从此之后,你无需陪着小弟了。你和三妹都随着二郎罢。他是前途无量的男儿,有真主在此,我当另求发展!”
当然知道‘风尘三侠’的帮事,我仍旧接着李世民的话说道:“另求发展?”
“张烈说他铁勒部落的人所剩不多,而突厥那块土地太过贫瘠,争来无意……他决定带着族人到东南数千里外的地方看看,还说了些什么‘天涯海角,飘萍无定,此后十年,东南千里外倘有异闻,便是得意之时’的话后又说了些无意鹿逐中原,决定将中原让给我的话。”
民间一直流传着虬髯客让天下与李世民之说。纵然事隔千年,千年后的人们对虬髯客还是一致尊崇的,这也造就了虬髯客在江湖中的地位,几乎可以说虬髯客在江湖中的地位就等于孔子在儒家的地位一般。这些,我也懂一点。
“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说出将中原的天下让给我?同时他将许多金银财宝赠予我,并叮嘱李靖、红拂二人好生辅佐我。”
那是因为张烈慧眼识英雄啊!以后断然是风云际会、大丈夫建功立业的乱世,想他们这番偶遇只怕也是天定,而李靖,以后定然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将和红拂携手齐心辅佐着李世民共创宏图!
“其实,那批金银财宝我看不上,我看上的是那一摞摞的兵书,所以我也没有拒绝,命李靖帮我将那些兵书送回太原,要他们夫妇在太原等我即是。只是那些兵书太多,如果我一本本的看下去,人都老了……再说时局不断的在变化,是以我让李靖将那些兵书整理整理,联合当局的形势,汇总成一、二本我能够马上领会并实用的即可!”
兵书?
看来一切果然是天意了。他也好,李靖也罢,以后的那番文韬武略只怕与这些书籍有关。我又问,“张烈许那么多兵书予你,他不觉得可惜么?”
“他说我是一条蛰伏的蛟龙,一旦风云际会,必然会一飞冲天。若真到我一飞冲天的那一天,希望我能够放过他的子民,免了他子民的税。”
“免税?”
“也就是他所说的那东南千里之地外的地方的税。”
以张烈的才华要想取中原天下不是不可能。可是他碰到了李世民,并且认定李世民是真主,是人中蛟龙,英雄相惜之下只怕也有黯然神伤。只是他这般大义的赠宝赠书,也难怪千年之后,民间仍旧会有他豪情满怀的故事传扬。
“你想想啊。如果不是碰到我,以张烈的武功,在李靖、红拂的相帮之下,陛下是不是又要历一次险,所以我说啊,我救过陛下一次呢。这一下,你信了不?”
他果然没有说大话,只是也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天意中的冥冥注定……那些兵书,只怕就是他兵法韬略的渊源,更是他日后在数场奠定大唐江山稳定的战争中能够料事如神、百战百胜的根本。
见我久久不语,他从怀中掏出昨晚罗成给他的瓷瓶说道:“罗成说了,今早还需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