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告状不成,马失前蹄(万更)(2 / 6)
婢女哪里敢对着冯龄素撒谎,忙道,“是……是小姐自己摔倒的……秦府的九姑娘只是说了一句‘下雪路滑让小姐小心走着’便从旁边走过去了。”
冯龄素颇有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望了一眼偏殿,这才抬了抬下颌。
那婢女战战兢兢的站了起来,这边厢燕麒也皱眉很是无奈。
“表妹如今连母妃都敢诓骗了。”
冯龄素轻哼一声,“想让我帮她出气呗,教了她多少次她都学不聪明,眼下还将我当成傻子了,那九姑娘是皇上心尖上的救命之人,我都碰不得,何况是她?!”
燕麒趁势坐在冯龄素对面,“母妃怎么看那秦家九姑娘?”
冯龄素笑笑,“她这个年纪就能如此,自然是个人物,听说她在皇后面前都是不卑不亢的,不过,我暂时还看不清她,不知道她到底抱着什么心思,而她出自忠勇候府,忠勇候府向着太子的,所以我对她兴趣不大。”
燕麒略一沉吟,“母妃有没有想过,她或许可以成为我们的棋子?”
冯龄素挑眉,“哦?何意?”
燕麒笑一下,“若秦家的两个女儿,分明站在了不同的阵营,你觉得太子还会那般信任秦家吗?”
……
……
“太后娘娘,你这几日感觉如何?”
寿康宫里,太后慈爱的看着秦莞,秦莞给她看病也有十来天了,她是越看秦莞越觉得喜欢,“好多了,昨天我硬是走了两盏茶的功夫,走完了还不觉多累,要不是外面冷的很,她们担心,我还能多走一盏茶的功夫。”
秦莞闻言眸色微松,“那就好,太后娘娘只需按时用药,会越来越好的。”说着看向窗外,只见窗外仍然在落着淅淅沥沥的雪粒子,寒风呼啸的声音,隔着窗棂,听的格外清楚,秦莞便道,“如今外面下了雪,正是冷的时候,太后娘娘还是要保暖为主,等雪停了,太阳出来了,再走动走动,等开了春,太后娘娘便是想走一个时辰也没人拦您的。”
陈嬷嬷一听,笑意顿时一盛,“可不是呢,娘娘您不听奴婢们的,也要听九姑娘说的才是呢,眼下寒冬还未过,您可要仔细一些的。”
太后叹了口气,“等到开春,都等到什么时候了,也不知怎的,眼下身体好了起来,我这心思也活络起来了,往常在屋子里一坐就是半晌,也不知干了什么,就觉得时间过得极快,当时想,人老了,没什么念头了,所以才这样,如今呢,看着外面下雪,却是连玩性都生了起来,还想着围炉煮茶什么的……”
秦莞笑,“这不是很好吗?太后娘娘身体好了,心性也年轻起来了,正是这样才对。”说着又道,“娘娘想围炉煮茶有什么难的?在屋子里不就好了吗?那些在雪地里煮茶的,看着倒是风雅有趣,可只有那煮茶的人才知道,一双手都要冻坏了!”
秦莞说着,语气很是活泼夸张,太后和陈嬷嬷顿时笑了,太后便转头问陈嬷嬷,“去年从北齐送来的那套小火炉子可还在?”
陈嬷嬷一听就知道太后的意思,顿时笑起来,“在的在的,您等着,奴婢这就去找!”
说着,已转身带着人出去了。
太后面上皆是慈爱的笑意,“瞧,被你这么一说,硬是勾起了我的性子,今日你可要留下才是,陪我这个老太婆吃一杯茶才准走。”
秦莞并不喜在宫中久留,更不会借着太后的宠爱生出攀附之意,这一点太后知道的甚是清楚,也因为如此,她才对秦莞喜爱无比。
秦莞听着这话,乖巧的点头,“好,那秦莞就请太后娘娘赐一杯茶了。”
太后笑意更甚,“你这丫头,旁人像你这样的,恨不得留在宫里才好呢,你却每一次都不愿久留,我留你那么多次想和你一道用饭,可你竟然没有一次留下来的。”
秦莞敛眸一笑,“多谢太后娘娘您的厚爱了,宫中富丽堂皇,太后娘娘您更是仁厚慈心,秦莞本不该推辞的,不过也不知怎的,秦莞只觉得宫中规矩压着,总是不太自在,何况早些时候您身体不佳,想让您多休息才是。”
秦莞这话可谓很是直白,太后听了不仅不恼怒,更是眼底都笑意非常,“你也觉得宫中规矩大对吧?”她压低了声音,语气之中露出几分狡黠,“当初我刚入宫的时候,也是烦闷的要死呢,宫里规矩不仅大,还有人等着你的错处,你走错一步,旁人便有千把刀刺向你,所以啊,我那个时候真是觉都睡不着,总觉得哪里都不对劲,等入宫两年了,习惯了,那股子难受劲儿才退了下去……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真是难过。”
太后娘娘出自云州穆氏,她的父亲曾是振国大将军,后来太后入宫成为皇后,又诞下了一双皇子,她的父亲便卸任归田了,从那之后,穆氏一族没有出过武将,至今族中子弟也多任低品阶的文官,而先帝一生只有太后一个皇后,虽然也纳了不少妃子,可真正盛宠一声的也只有太后一人,因是如此,太后对其它妃嫔的皇子也颇多疼爱,如今老了,心性更是柔和慈爱,待大病一场之后,更是多了几分顽性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