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死谏(3 / 7)
戒备了,他抬起头,有些警惕,“晋王殿下,有何疑问?”
“敢问文大人,阮弗,是做了何等十恶不赦的事情让你反对至此?”
“老臣一心所为辰国,绝无私心,今日一番言论,从未出自个人私心,乃是以辰国为重。”
玉无玦点了点头,“那么,罗御史,与江太尉,试问阮弗以何种手段斩除异己。”
罗御史与江太尉对视一眼,“下官掌管朝中谏言之事,阮弗入朝,下官自认不合理,自然是要上奏,然阮弗以御书房同知的权利,得知被朝臣弹劾之后,上门恐吓。”
“所以诸位大人的意思是,阮弗恐吓了你们,导致诸位怀恨在心,结党营私,共同在今日的大殿上,向陛下施压,一定要阻止阮弗入朝?”玉无玦的视线在几个人身上扫过,问道。
“晋王殿下,这是颠倒是非黑白。”但若是承认了自己受到阮弗的威胁,岂非颜面尽失,但不承认,又推翻了此前的言论。
文良哲道,“晋王殿下所言,无非是维护阮弗,然则,中原立朝,文官清正,从来出身分明,阮弗身份多重,隐秘莫测,便是如今只怕不知还有多少不轨心思,更何况日后,辰国百年基业,方有今日成就,老臣认为,用这样的人,于国不利!”
“所以,文大人乃是因为阮弗是孟长清,觉得不可用?”
“是,老臣正是此意。”
“文大人认为,孟长清入朝对辰国有害,所以极力反对?”
“是。”
“文大人认为孟长清过去为辰国殚精竭虑,不比你多?”
文良哲正要继续应声,但很快明白玉无玦的话,极力否认道,“老臣一心为辰国,自认当得起殚精竭力四字,然孟长清何曾能当得起?”
“很好!”玉无玦勾唇笑道。
他的一句带着笑意的很好,让大殿中的气氛好像有了一些变化,玉无临等人面面相觑,正想因玉无玦的话借题发挥,将事情闹大,此时此刻,见他不明的情绪,却都闭口,选择不说话。
文良哲抿唇,沉声道,“不知晋王还有何等疑问?”
玉无玦唇角微勾,看着文良哲就像看一个笑话一般。
“本朝二十年,交趾生乱,南华欲收服交趾,连带南梁、西胡与吴国,而后兴兵北上的时候,当时还在埋首故纸堆的文大人,可有相处任何良策?”
文良哲脸色一沉,“老臣是翰林院学士,老臣……”
“本朝二十一年,南方三国大战在即,南华借此出兵,若是没有孟长清从中周旋,文大人可能上阵杀敌?”
文良哲呼吸不畅,“晋王殿下,老臣是文臣!”
“本朝二十三年,南方交战告急,若无孟长清暗中出谋划策,文大人准备如何殚精竭退敌?”
文良哲猛地喘气,“殿下!”
“同是本朝二十三年,若无孟长清从中对大周贵族施压,文大人当时可做好了亲自前往大周,劝服大周国君的准备?”一句一句,玉无玦的声音,似乎带了一些笑话的意味。
文良哲脸色已经涨红,“此乃使臣大事!”
“本朝二十四年,水患发生,朝中无策之时,文大人可想出任何办法解决谁换之忧?”
文良哲想要张口,不过显然玉无玦并不打算给他说话的机会,唇角勾起一抹薄凉笑意,“文大人想说这是工部之事,不是你一个翰林院老学士该做的是,所以,你是老臣、文臣、儒士却一事无成?”
这话轻飘飘,听起来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威压,但是就是这样不屑的感觉,让人忍受不了,文良哲已经有些受不住,便是文良哲的在朝中的学生,此时此刻也为自己的老师感到不平,“晋王殿下如此侮辱,实在不是王者之风!”
玉无临与玉无衍对视一眼,眼中划过一些意外的惊喜,玉无玦在朝堂中顺风顺水惯了,从来不曾被这样质疑。
反倒是一直没有说话的玉无惊,双眸有些幽深地看着玉无玦。
这般质疑地话,玉无玦似乎并不在意,连看一眼发声的人都没有,他极少有在朝堂上如此多话的时候,如今这一句,每一问,句句都是针对文良哲,而这些问题,敢称自己为辰国殚精竭虑的文良哲,当然不敢应下。那一句一事无成的定论,似乎已经让他摇摇欲坠。
文良哲愣了一会儿,然后跪着抬头看元昌帝,“陛下,老臣忠心,日月可鉴啊!”
元昌帝皱了皱眉头,有意阻止玉无玦这般下去,可玉无玦显然并没有结束。
慢悠悠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
“不说远的,本王与诸位大人说说最近的。”他的视线终于扫向文良哲的门生,“北方告急的时候,诸位大人在做什么?南华连续攻打,南方告急的失火,诸位在做什么,如今连东楚都敢骚扰辰国的时候,诸位在做什么?“
“王爷……我,我们是文官?”不算整齐的声音带着一丝屈辱响起。
“文官?”玉无玦似乎在咀嚼这两个字,“本王从来不知道,原来在各位眼中,辰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