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章(2 / 3)
在唇边一抹,“哥,我正找你呢。”
施百川从怀中摸出一叠卷宗,“你今天不是让我去查燕长寒的妹妹吗?卫所里没有,我在徐州府衙的库房翻了一晚上才找到。”
他翻到一页,指给他看。
“燕长寒是锦州人,的确有个妹妹,但是章和年间闹饥荒,很早就夭折了。”
“夭折了?”
这一刻,他恍惚想起在北镇抚司与人比武时的情景。
燕长寒称,当日他妹妹正是因此对自己一见倾心。
但素来规矩严格的锦衣卫衙门,又怎会容亲眷随意进出?
杨晋将卷宗粗粗翻阅,端正的小楷几乎要从泛黄的笺纸上跳出来。
他旋即回头看了眼哀怨哭闹的疯女人,当下把案宗往施百川手里一塞。
“诶,这不是那个谁……”后者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两本册子当头糊了一脸。
绝妙的轻功带起的疾风吹得书页唰啦啦,冷冷地在他面颊胡乱的拍。
杨晋已经十万火急地朝燕家的方向奔去。
他起先在云龙湖的小木屋里看到那个孩子时,就有种熟悉而违和的感觉,直到刚刚听了百川的话,才反应过来——
这孩子的眉眼,分明很像燕长寒!
他一瞬间似懂非懂地想明白了很多事。
一个不知父亲是谁,却会叫“爹爹”的婴孩,一个永远让锦衣卫寻不到行踪的“春山”,一个从来都不存在的“妹妹”。
当所有的线索都摆在了一起时,杨晋只觉得一丝寒意从足底缓慢爬了上来。
因为他把闻芊,留在了最危险的地方!
门上的烛火被风闪了一下。
燕长寒从檐角的阴影中走出,不慌不忙,不疾不徐。
即便是同一张脸,甚至是连衣裳也没改变,闻芊却能发觉某些微妙异样……一个人的眼睛是不会说谎的。
他开了口,“我知道你。”
“闻姑娘。”他点了点头,“为了替那位杨大人解围,和他假扮夫妻,对吧?”
甫一出声,闻芊就意识到这是个很睿智的人,而且非常冷静。
“你不是燕长寒?”她眯起眼。
“当然不是。”他唇边散发出轻蔑的笑,很不屑且随意地说道,“你们不是一直都在找我吗?”
那张素日憨厚温和的脸此刻带着森森的鬼气,他微微歪头,语气平静:“我就是春山。”
尽管脑海里隐约有这个猜想,可待他说出口时,闻芊仍旧难以理解,“你是春山?”她皱眉思忖,“那燕长寒呢?他去哪儿了?”
春山面无表情地看着她,“他死了。”
闻芊登时一怔,紧跟着是他冷冷的补充,“是我杀了他。”
这一瞬,周围所有的草木好像都活了起来,妖魔鬼怪似的招摇。
迟疑了许久,她才试探性地问道:“你和他,是同一个人?还是说,你们是孪生兄弟?”
“不止是我和他,我们其实是三个人,三兄妹。”春山想了想,大概是认为她不够聪明,便换了个角度,“闻姑娘,你听说过灵魂可以创造吗?”
闻芊好整以暇地回答:“没听说过。”
他笑了笑,倒也不介怀,缓缓开口:“他生在辽东锦州,那地方穷山恶水,又是大齐和后金交界处,常年战火,这年头只要一打仗,人就得跟着遭殃,无家可归,无路可走。”
“爹娘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妹妹也是。一个人在流民堆中打滚,和人抢睡的,和狗抢吃的,白天跟着一群比他大的孩子出去乞讨,晚上缩在遍地是人的破祠堂中过夜。
“因为年纪小又瘦弱,他那时总是被人欺负,成日里挨打也不知道还手。”
春山顿了下。
“所以,他便创造了我。”
闻芊不自觉启唇,最后还是没说话,只静静等下文。
“我比他强势,比他能干,我能帮他在施粥棚内抢到两个白面馒头,能帮他把那些不怀好意的流民赶走,能安慰他,保护他,是我让他活下来的……他也从来都很感激我。”春山的眸中难得染上些许不那么戏谑的神色,温和得有些过分。
“那会儿的寒冬很冷,外面全是纷纷扬扬的大雪,能把破窗冻裂出口子,我们俩就裹着烂棉絮在草舍里取暖。”他说着笑了下,“你可能不会明白,乱世当中能有人陪伴,是最幸运的事,至少不会到死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闻芊并未来得及深究他口中所谓的“创造灵魂”,而是感到奇怪:“那他为什么又要再造出个妹妹来?”
“他太寂寞了。”春山摇头,“因为亲人离世得早,孤苦无依地在人间活了三四年,便一直想有个家。”
“那是在灾荒过去后的某一日,他有钱了,买了冥纸去给已故的父母上香,我也不知道这其中发生了什么,只是等他回来时,妹妹就出现了。”
“其实我并不反感她,有个小姑娘在身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