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明末大权臣 > 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隙

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隙(2 / 3)

领会。

“你是说我如当年的李闯?”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我看大哥你已经生出了轻慢骄纵的心思,一定要当心呐。”

“我做什么啦?既没有收敛钱财也没有欺压百姓,不就吃了一席酒么?多大点事情?你就是这么说我?”张大娃笑道:“三娃子,你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我知道你是好意,却也未免小题大做了些……”

吃一席酒确实算不得什么,更不能因此就断定张大娃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锐气,但张三娃却知道自己的担心正在慢慢的变成现实。

“我不是说大哥吃的这一席酒,而是说你的想法……”

真正的轻慢和骄纵不是来自于张大娃的行动,毕竟他所做的一切还有大旗军的军法进行约束。张三娃最担心的是他的思想已经开始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蜕变。

“旁的且不去说,就说这泗州一战吧?虽说校长让你暂领泗州事物,但你也不能真的把这一仗当成是自己的功劳吧?”

“这是所有兄弟的功劳,我啥时候说全都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了?”

“虽然你没有这样说过,但你却有这样的想法。”

“就算我有这个想法,又能怎样?这么点芝麻绿豆的功劳,我还不在乎呢。”

泗州的清军本来就三心二意,又有相当数量的“投降派”与大旗军相互勾结,本身就不具备固守的可能。

泗州一战,没有任何悬念。对于张大娃来说,有没有这点小小的功劳,根本就是一件无所谓的事儿。

“我不是说这个……”张三娃毕竟不是李吴山,在很多时候,虽然他很有想法,但却很难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地方惯例和士绅,对大哥的吹捧,我是亲眼看到的……”

“那也是他们的一番心意,不单纯是因为畏惧咱们的强盛军威。就算我知道他们是在拍我的马屁,总不能一点情面都不给吧?毕竟老百姓们还是很欢迎我的……”

泗州百姓箪壶食浆以迎王师,这是那些官员和士绅的说法。

但张三娃却不这么认为。

清军占据泗州已经好几年了,本地的百姓已经剃了头发留起了发辫,虽然不能因此就说老百姓们忘记了大明朝,但有一点却毋庸置疑:相对于接受清朝或者明朝的统治而已,老百姓们更在乎的是自己的生活。

连年征战,天下思安,新的战斗结束之后,箪壶食浆迎接王师不错是迫不得已的举动,是官府强行逼迫他们去做的,不代表他们对大旗军的真实态度。

一定要求老百姓们胸怀大义那根本就是最不现实的事儿。

“大哥明明知道士绅和官员是在吹捧,而不是真心之言……别的咱就不说了,他们称大哥你为将军,据我所知,大旗军中好像没有将军这个职务吧?”

大旗军的军衔普遍偏低,根本就没有将军这一说。就别说是将军了,连参将、部将之列的说法都没有,只有伍长、旗长、队官、营官四个级别。

“人家称我为将军,不过是句奉承话而已,你还当真了?”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防微杜渐呐。虽然只一个无关紧要的称呼,却能让人生出骄纵之心。”

“哈哈,就算我真的想当将军也没有什么不对吧?”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张大娃的话语就是这个意思。

但张三娃却有另外一种理解:“我们的目标不是当将军,也不是留名青史,是为我族而战,为我族流尽最后一滴血,要有牺牲一切之决心……”

“鬼扯,”张大娃笑道:“当初若不是为了让咱娘和你们碗里多一口吃食,我根本就不会当兵。现如今我已经有了些根底,自然要想着富贵荣华公侯万代,为咱们老张家涨一涨脸面,你也能恨着沾光不少呢……”

关于张大娃入伍参军的初衷,对外人说起的时候肯定会说出“心怀忠义”“报效朝廷”这种冠冕堂皇的说法。但是面对自己的嫡亲兄弟,则完全不必说那种没有油盐的废话。

当年之所以加入大旗庄民团,就是为了贪图李老爷的那点粮米和饷钱,让守寡多年的母亲和弟弟妹妹们活的更舒坦一点。

现如今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张大娃已经有了更高的追求:以他现在的年纪和名声,只要不犯大错,熬个十年八年的就算是封个真正的大将军也不是没有可能,荣华富贵肯定是跑不掉的。

这种想法错了吗?

绝对没错!

但却和张三娃的思想迥然相悖。

张三娃的心中怀有一个堪比金铁的思想:一切为了我族。

为我族生,为我族而战,为我族而死。为了我族,可以不择手段可以牺牲一切的一切。利于说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包括生前身后之名,都可以浑然不顾。

这是李吴山的教导,而且仅仅只是教导的一部分。

还有一句话,是李吴山专门对军校中少数精英特意强调过,有资格聆听校长这句教诲的人,在英才济济的吴山军校当中都不超过一百个:“但凡我族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