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末世景象(3 / 3)
少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有了。),只要能拿到硬邦邦金灿灿的小黄鱼儿,腰斩就腰斩吧,认了!
“苏爷是个痛快人,但这四条小黄鱼儿我去不能现在就给。”
之所以如此“挥泪大甩卖”,就是为了尽快拿到现钱,听到不能马上对现这句话,苏爷的脸色立刻就变了……
“苏爷不要误会,我不是想趁机杀价儿,而是官府的书凭契证还需要些时日,少数也得十天半月的吧?”
不动产的交易,不是说买卖双方同意就可以,还得到官府去交税做凭(其实就是公正确保的意思,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不动产登记那一套。)。官府是什么样的德行大家都是知道的,吃拿卡要稍微拖延一下,十天半个月能办下来已经算是快的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这是很正常的要求的。
苏爷把胸脯子拍的邦邦做响,信誓旦旦的保证着:“这个你放心,只要我过去,契凭所的那几个狗杀才要是敢拖延,老子当场就把契凭所给他砸个稀巴烂。敢耽误老子的事儿,老子立刻就打他个满地找牙……”
旗人本就喜好无事生非,殴打公务人员不过是家常便饭。此事又关系自身利益,苏爷顿时就拿出了“二杆子”的做派!
在苏爷的“强力催促”之下,契凭所果然不敢怠慢,仅只隔了一日,就出具了官方的凭证,而苏爷也理所当然的拿到了那四条小黄鱼儿。
就这样,那出三进七间的宅子就成了郑头儿名下的产业。
虽然原主已经搬了出去,但郑头儿却没有马上搬进去居住,而是带回来一大群陌生人。
这些陌生人几乎全都操着外地口音,有男有女,据说是临时招募来的力工和匠人。
新买的宅子,肯定要重新装修一番,粉刷一下墙壁,翻新一下顶棚什么的都是题中应有之意,临时招募些人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儿,绝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就算是左邻右舍,也不觉得这事儿有丝毫异常之处。
“各位,还有什么吩咐?”作为东家的郑头儿象个下属一样,对这些力夫、匠人执礼甚恭:“若有任何用到郑某之处,请尽管吩咐就好……”
为首的那个匠人年纪不大,约莫二十来岁的样子,但举手投足之间却没有丝毫匠人应有的谦卑和恭顺,反而有种隐隐的杀伐之气:“你做的不错,我们会记得你的功劳……”
“为大帅效力,不敢居功。”
“明天早上,会有四辆马车从你执守的宣武门经过,车上有我们的标记,只要把车马放进来,就是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