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唇枪舌剑(2 / 3)
实际之统治。假以时日迁移大量民众,以军事占领为辅,以文字宣教为主,必可成为大明永固之疆土。”
这只不过是钱谦益的个人想法罢了,至于说如何宣教,如何才能把东南三国变成大明朝的永固疆土,那根本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不是来解决问题的,他是来骂人的:
“弃三国之地如弃我大明疆土,有此言论者,皆为国贼,我辈当诛之!”
只要吞并了东南亚三国,那就是大明朝的国土了。谁要是对这场军事行动横加指责,那就是卖国贼,一定要口诛笔伐骂他一个永世不得翻身。
虽然没有什么治国理政的真本事,但骂人……好歹也是个本事了,而且钱谦益钱老大人深谙此道:我不知道功过是非,也懒得理会对于错,我只管先占据一个道德制高点,给反对我的家伙先扣上一个卖国贼的大帽子,然后调动江南学社的文人们狠狠的骂,先骂他一个狗血淋头再说。
反对我就是卖国贼,这样的论调……确实滑稽。
但却有效。
虽然陈茂之言有理有据,但那些反对者却不怎么怕他,他们最怕的是钱谦益这种滚刀肉,而且是老牌的滚刀肉,若是招惹了他必然会死缠烂打被骂的寝食难安……
“朝中有些宵小之辈,目光短浅之极,空有昂昂七尺之身,混不如巾帼妇人……”钱谦益钱老大人已经开始拿柳如是说事了:“我家有一侍姬,诸位都是知道的,柳氏者,本是出身微贱的风尘女子,却知国家之大,毅然从军,为的就是家国朝廷。想那柳氏不过一风尘柔弱的女流之辈,却有如此刚毅之举,你们这些大言之辈连一烟花女子都不如,就不知羞耻二字怎么写的吗?”
我家的柳如是都去了吴山军校,她是为大明朝出力去了,连一个卖笑的风尘女子都有这样的觉悟,你们这些个朝廷重臣还在扯后腿,还要不要脸了?干脆脱下袍服穿上裙子做女人去好了。
柳如是是怎么走的,钱谦益当然心知肚明,但这一点都不妨碍他说的慷慨激昂,把自己说成是满门忠烈的忠义之人。
若是别人,肯定不好意思说出这种事情,但这是钱谦益,不是别人。
满朝文武,谁也不好意思那自己去和柳如是相提并论,顿时就哑了火……
“臣附议钱大人之言!”
关键时刻,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挺身而出,对钱谦益表示出了强烈支持。
“靖南公请讲!”
这位主动站出来支持钱谦益的不是别人,正是靖南公黄得功。
不是如陈茂那样有理有据的讲述理论,更不屑于如同钱谦益那样撒泼打滚的骂大街,而是直接用行动支持:“昔成祖皇帝时,就曾远征缅、交趾、暹罗三国,终而未竞全功,以至有今日之患。当此我大明国立强盛之际,自然应该追前功而竞之。汉征匈奴唐伐高句丽,初定天下格局,我大明之文治武功远迈汉唐,征讨不臣有何不可?为何总有人故意发惊人之言而哗众取宠?臣愿遣健卒六千之数远征三国之不臣贼子,一应供给不需国库分毫,总不会有人再胡乱指摘了吧?”
当年的永乐大帝就曾经对缅甸和越南用过兵,追求的就是超越汉唐的历史功绩,如今我大明朝这么强盛,就应该广播兵威于四海之内,你们这些个反对者满口胡说八道,说这个说那个不过就是哗众取宠讨一个好名声罢了。我愿意出六千精兵到东南亚去助战,而且不花费朝廷一分一文,不动用国库完全由我自己掏腰包,我看谁还好意思反对?
虽说黄得功不是藩镇,其实也和藩镇差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动用自己的私兵花自己的钱粮,给朝廷去打仗,这份忠心……简直高到了天上去。
听了黄得功的这一番话语,坐在御座之上的永王微微一笑。他立刻就知道了,不久之前对翁皇后说的那些话,已经起作用了。
他黄得功就是大明朝最大的外戚,也是翁皇后和朱长生最大的外部支援力量,既然他已经知道了翁皇后马上就要升格成为太后,朱长生马上就成为新一代的大明天子了,一定会在这个事情上鼎力支持。
一来是可以讨得皇帝的欢心,对他更加放心,再者……一年多之后,等到朱长生继位的时候,也算是有一桩可以拿得出手的“‘武功”了,而黄得功本人的地位则更加固不可摇。
这是后党和外戚对皇帝准时退位的一种投桃报李的举动,同时也是为了新皇帝树立权威。
这才真正的政治高手。
陈茂磨破了嘴皮子,钱谦益再怎么撒泼打滚,都不如黄得功在事实上的强力支持更有作用。
黄得功都已经明车明马的大力度支持了,对于这些官场上的老狐狸们而言,眼前豁然开朗,顿时就明白了形势到底是什么样子。
对东南亚三国的战争,必然就是下一位皇帝的施政纲领之一,而且已经作为国策的一部分确定下来了,要不然他黄得功不会傻乎乎的出这个头。
同时得罪当今的天子和未来的皇帝,谁也不会傻到那种程度。
就算是不为大明朝考虑,还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