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席卷淮西(3 / 3)
如何支持不住。”张世杰想也没有想,马上否决了李庭芝的建议,道:“我们都去。下令全军向安庆集中,能赶到多少是多少。赶到的马上投入战斗。”
事到如今,恐怕也只能这样了,足智多谋的李庭芝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道:“也好。”两人一声令下,数十万宋军向安庆集结。
一时间,安庆就成了决生死之地,要是宋军先到达安庆,攻占安庆的话,那么数十万淮西淮东军就可以在这里设防,让博罗欢不能越雷池一步。如此一来,博罗欢只有从别处上船,那样的话,他就会浪费时间,只要他越迟到达江南,对李隽的好处就越大。
要是博罗欢先到达安庆,他只要一上船,有蒙古强大的水军掩护,可以说万无一失,到达江南就是时间问题。只要他一到江南,忽必烈期望的犁庭扫穴之势就会出现,李隽将面临着天崩的灾难性后果。
要是从天空望去的话,此时的准西大地上蒙宋双方近百万大军正在进行一场跑步比赛,到处都是全速前进的军队,看谁的脚步快,谁先到达安庆,谁就会取得胜利。他们的目标是安庆,其余的事情谁都没有心思去做了,甚至出现了宋军和蒙古军队在相距不远的距离上飞奔却相安无事的场面。这支两支军队是生死大敌,历来是见了面就要打得你死我活,象现在这样你跑你的,我跑我的却是历史上的头一遭。
蒙古军队出动的是有总预备队之称的怯薛兵团和五卫禁军中的三卫,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体能好,耐力持久,哪里是李庭芝和张世杰两人的军队所能比,很快就甩开了距离,跑到头里去了。
这并不是说张世杰和李庭芝两人无能,而是他们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军队体能上不如蒙古最精锐的军队,原因没有别的,只在于自从蒙古大军从襄阳向临安推进以来,淮西和淮东就遭到蒙古军队的猛攻,将士们无日不在苦战,好多时间还是饿着肚子在打仗,时间长了,体能自然是跟不上。
再者,宋军中贪污成风,克扣军饷是家常便饭,就是南宋末年的名将吕文德的子弟也没少干这种事,淮西军虽是当时南宋少有的精锐,克扣军饷的事情还是挺严重。
后来,不少淮西淮东军队给打散了,不得不进行游击战,军饷一下子没了,全得靠自己筹措,能不能吃上饭都成问题,还谈什么营养。这种情况直到李庭芝和张世杰把他们重新收拢才结束,但是长时间的营养不良,身体自然是有问题。
反观怯薛兵团和三卫禁军,有最好的装备,最好的伙食,最好的训练,身强体壮,耐力持久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
望着安庆高大的城墙,博罗欢吐口长气,终于松了一口气,心想这下子好了,到了这里和到了家没有什么两样。安庆是伯颜向临安推进期间顺道占领的,派有军队把守,为了在这里渡江,早就传令给董文炳,要他调集船只等在这里。博罗欢一到,可以立即上船,开赴江南。想到即将到来的胜利,博罗欢不由得开心地笑了。
博罗欢的打算不可谓不精,但是,他却不知道就在他赶到安庆城的时候,郑静和率领的四百艘蒸汽船正好赶到安庆了。宁波海战后,黄永善又改造了差不多一百艘蒸汽船,加上广州福州派来的三百艘差不多四百艘。
郑静和不仅是个优秀的海军将领,还是一个优秀的战略家,接到水上游击队的报告,说安庆集结了大批船只,他一想就猜到肯定是蒙古人有新的援军到来,要在这里上船,立即主力水军随后赶来,他带领四百艘蒸汽船赶来安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安庆的船只码头给摧毁了,让蒙古军队上不了船。
远远望见密密麻麻停靠在码头上的船只,郑静和果断地下令舰队排成三排,每排一百艘,左右两翼各有五十艘护卫,向码头开去。
四百艘蒸汽船上数百门火炮已经对准了码头,巨大的炮口好象死神贪婪的嘴巴,随时可以把码头毁灭。一阵清风从海面上拂过,发出低低的呜咽声,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大轰炸低泣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