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冬晴晚焰(一)(2 / 3)
反倒让人觉得有些古怪。
刘守义看着许宣半晌,随后笑了笑,才说道:“听说你有一本专门记载泰西风物的书……”
刘守义的话还没有说完,许宣摇摇头将他打断了:“书已经遗失了。”
“哦,有这种事情?”
紧接着是短暂的沉默。刘守义又同许宣问了几个问题,大致是近来可好、院试准备得如何之类的。许宣也就照了既定的套路来回答,这样之后,心中不免觉得有些没意思。二人说了一阵,刘守义大概也觉得这些话太没营养了,随后笑了笑。
“本官同你也无须这般生分。今日你便在此处用膳,陪本官小酌两杯。”
许宣点点头,便应了下来。
随后的说话里,刘守义显得有些热情,谈一些徽州府的风、名人轶事、以及他为官的感受之类的。或许是因为年后就要离开,这个时候算是对自己为官一任,做一番不那么正式的总结吧。
说了一阵之后,老九在桌上摆了碗筷,酒也被呈上来。刘守义先给许宣斟了一杯,许宣脸上露出几分受宠若惊的样子。
“假!”刘守义看着他的表情,在对面的地方拿筷子点了点他:“简直做作。你的性子,这样的做派骗不了本官的。今日你我二人,就抛开其他的东西,算作友人之间的谈话。”
他说完之后,伸手也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这个徽酿,是你搞出来的,自从喝了之后,再喝其他的酒就觉得索然无味了。那年进士及第,琼林宴的时候,倒是喝过几口御贡。比起眼下的徽酿,怕是也有不如的。”他说完之后,望着许宣,微微笑了笑:“你说说,那个番薯是怎么回事?”
许宣看了刘守义一眼,随后有看了看一旁的老九,笑着摇摇头:“鸿门宴?”
听了许宣“鸿门宴”的比喻,刘守义倒没说什么,老九在一旁瞪着眼睛骂了一句:“混账小子,说什么昏话!”
“看来在下今日要是不说出个子丑寅卯,还真的走不出这个门了……”
在富山的时候,许宣将“番薯”的事情说出来,最直接的想法便是以此打动余仲堪,直接拿下富山的菜蔬供应渠道。更深一层的目的,其实是说给老九听的。
关于番薯的消息,他自信对方一定会告知刘守义。
一直以来的事情,都让许宣感觉到自己实力的薄弱,尤其是遇到李贤之后,这样的紧迫感就无时无刻不在催促他。眼下他稍稍压过对方一头,那是因为徽州府是自己的主场的缘故。因此,在自己成长起来之前,背后需要一座靠山用来应对很多的突发情况。
就眼下而言,刘守义算是不错的选择了。他为官算得上清廉,为人则是正直的同时也绝不迂腐。算是读书人中很开明的一派,这种人有原则,有想法,有手腕……从花山的事情之上,更是看出他心狠手辣的一面。但是他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头,想来肯定是后来遇到了些意外。
在知道他即将进京之后,许宣的心中也就有了一些盘算。“番薯”的引进,按照原本的历史,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但因为他的缘故,时间上或许能够提前很多,这一进一出,其间若是运作的好,那么利益空间是极为巨大的。抛却经济利益不说,但是政治上的东西,就难以估计。刘守义怕也是看准了这一点,今日才将他请过来。
这些东西,原本就是有打算的。许宣心中想着这些,不由得笑了笑。
“刘大人即将进京赴任,晚辈就送一份大礼给大人,给大人添一分助力。”许宣沉吟了片刻,口中说道:“不过,此事在做成之前,风险是极其巨大的。希望大人权衡。”
自钱府的晚宴认识刘守义之后,二人的身份虽然悬殊,但是却时时有交集。这个时候,许宣觉得对刘守义有些了解,又仗着老九这一层关系,因此说的话也就稍稍放开了一些。
“此事需要冒险。但是做成了,便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情。”许宣说着,伸手站着酒水在桌上写了两个字。
“吕宋?”刘守义皱了皱眉头:“那边眼下似乎是弗朗基人的地旁……”像刘守义这种真的胸有抱负的官员,对一些基本信息的了解肯定是不差的。大明朝在立国之初,就同吕宋互相遣使报聘,礼尚往来已经很久了。
许宣点点头,伸手将酒水写的字抹掉。随后说道:“番薯或者叫红薯、地瓜……都可以。十多年之前,已经在吕宋种植了。那边现在是弗朗基人的天下,并且已经定下了规矩,不准将番薯种带出吕宋,否则……”他说着,伸手在之间的脖子上抹了一把。
刘守义闻言,又皱了皱眉头随后松开:“这些事情,你又如何知道?”刘守义说着,放下手中的筷子,表情严肃地望着许宣:“不要和本官说,你真的有一本记载这些东西书。”
许宣一脸的坦然,前世的经历已经让他不至于在这样的审视之下手足无措。但即便如此,心中也觉得有些麻烦。很多时候,他知道很多东西,但是要以一种什么方式将事情说出来,显得合情合理,不至于让人怀疑……却是一件很令人头痛的事情。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