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 大敌(2 / 4)
舰,据说是在九江缴获的江西水师的新战舰——这点袁宗第倒是不怀疑,因为这几条战舰很新,一看就是半成品,比如炮位还没有最后做好,并且没有装上大炮。
这几条船因为还没有建造完,所以邓名也没有把它们留在手里,而是让部下驾驶着返回了四川。成都方面见重庆的压力越来越大,就把它们送给了袁宗第。之前袁宗第手下会种田的人不少,会造船的实在有限,也没有制造这种大型军舰的经验,再加上修补类的工作繁忙,这几条战舰就一直呆在万县港里。
江南的造船工抵达后,很快就帮袁宗第处理这几条战舰的收尾工作,其中有经验的老师傅还告诉袁宗第,这种大型战舰他感觉像是为苏松水师预备的,较多的炮位让它们能够在长江下游的宽阔入海口作战,还能承担一部分近海任务。对苏松水师装备很熟悉的江南造船工,不但把炮位等后期工作都完成了,还对这几条战舰的桅杆、船桨和风帆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改造,让它们更适应长江上游的需要——配备的铳炮也都是现成的,装在船舱里一起运来,老师傅们表示,大概再有几天它们就可以正式编入万县的水师序列了。
袁宗第估计,等手下官兵熟悉这几条新式战舰后,万县水师就可以一分为二开始轮休——那时一半的万县水师就足以压倒嘉陵江中的清军水师。叙州那里正在大兴土木,成都知府刘晋戈已经下令向叙州正式派遣驻军、兴修码头,每次万县水师在叙州停留的时候,盐商都会雇佣万县辅兵去帮他们修建卤井。后来不但辅兵都愿意去,连战兵也忍不住要去打工,因为盐商那里不但顿顿干饭管饱,最近还开始提供咸鱼下饭,叶天明叶老板过年的时候给打工的辅兵一人发了一双新布鞋和一套新的布衣服,还宣称等更多的卤水井投产了,他就给打工的万县兵发鸡蛋。
现在万县的军屯搞得比熊兰在时还要差得多,但是袁宗第所部的待遇却是一天比一天好。成都补偿给袁宗第的粮食是万县军屯两、三年也产不出来的,尽管如此,听说叙州那边有可能发鸡蛋时,袁宗第身旁的卫士们也都个个口中生津。
……
无论是成都从下游运回的大量粮食,还是从九江拿到的战舰,李国英对这些都一无所知。高邮湖一战前,江南督抚的奏章给李国英一种感觉,那就是邓名在江南处处碰壁。如果这样的话,成都不惜代价地维持长江航运就能有合理的解释,那就是成都不断地向外运出兵力——盐船都是满载;不过,该如何解释回西川的明船很多也是满载就是件很麻烦的事了。
高邮湖一战的消息传到重庆后,甘陕绿营无不色变,即使是李国英也无法保持一贯的沉稳,长叹道:“邓贼一战江南,擒郎廷佐;二战江南,而皇上崩,这下江宁恐怕难保了。”
不过李国英的预言并没有成为事实,很快戴罪立功的蒋国柱、周培公、梁化凤还是把邓名赶出了江南,并一直驱赶他逃回武昌。
“江南诸公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为何不尽快重建水师呢?”看到战报后李国英又是一阵长吁短叹:“没有水师,那如何能全歼邓名?他想打就打,打不过还可以走,若是江南诸公早早把水师恢复了,先皇也不至于蒙难啊。”
今天,李国英又接到了新的消息。
“又是一个坏消息。”李国英接到部下报告,邓名、李来亨和刘体纯发布了宣告,自高邮湖以来,这是第三个坏消息了。
上一个是朝廷的旨意,表示要继续给川陕总督提供物资和补给,甚至要从山西抽调绿营来增援重庆。
本来在高邮湖之战后,李国英和他手下的文武官员都判断朝廷会从战略进攻转入防守,以渡过最近几年的人心不稳期。那时李国英甚至已经做好了撤兵的准备,打算放弃重庆,一口气撤退回保宁去。
得知朝廷不但不会削弱四川的物资供应,反倒要继续加强以给顺治报仇后,川陕总督衙门下属的官员,除了李国英以外都欢呼起来,认为这是极好的消息——对川陕总督衙门来说。只有总督本人力排众议,认定这是蠢得不能再蠢的主意,因为清廷需要拿出巨大的赌本来进行这场风险巨大的赌博。
“如果朝廷主动转入防御,那什么时候再转入进攻就是朝廷说了算,但如果是惨败后不得不转入防御,那什么时候还能反攻就不好说了。”李国英显然不是从他的总督衙门的角度来看问题。他痛心疾首之余,甚至举出熊廷弼和王在晋的例子,把他们的战略和今天清廷的战略相对比:“前朝熊廷弼、王在晋都认为,必须先有恢复全辽西的能力,才能尝试恢复锦州;必须要有恢复全辽的实力,才能考虑恢复广宁,这是很对的。今天朝廷遇到的问题,和前朝当年遇到的辽东问题很像。当然,天命在本朝,而邓贼没有,不过形势还是有一些类似。现在我军据守重庆,扼住邓贼的咽喉,虽然他的交通不便,一次次的动员又消耗他的力量,但他迟早会更改这个失误,最后重庆唯一的用处就是消耗川陕的力量,我们不得不花费巨大的代价千里运粮,耽误甘陕绿营恢复元气的时间。只有在朝廷拥有平定全川的实力时,重庆才重要。现在邓名手下只有二十万男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