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黄雀(2 / 4)
“国公不是总说要良性循环吗?我觉得,良性循环就是帝国军队跟在我们背后出门做生意,谁不和我们做买卖,就喊帝国军队去打他;等我们挣了钱,就回去帮助国公建立更强大的帝国军队。”在这些天的软禁中,冯子铭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个人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在被张朝释放并签字同意国债代理权后,冯子铭深感他个人的利益是同帝国利益紧密相关的:“更强大的帝国军队能够让我们挣更多的钱——帝国军队越来越强大,我们的生意也就越来越好做。直到帝国军队傲视宇内,而我们出门做生意再也不用付钱,这就叫良性循环!”
冯子铭精辟的总结顿时引起一片喊好声。
邓名闻言微微一笑,银行家们的反应让他想起了叶天明和那些盐商,他们也是急速地向帝国靠拢,很快就把帝国军队的利益当做头等大事来考虑。而今天就在邓名的眼前,四川的金融精英们也走上了这条路——在武昌的欠条风波中,银行家于佑明扮演的还是拖后腿角色。
“如果这就是帝国主义者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话。”邓名在心里琢磨着:“那就难怪帝国主义这个词会在全球都是臭名昭著了,他们的终极目标居然是做买卖不花钱。”
……
接到冯子铭后,邓名就下令舰队掉头,离开鄱阳湖返回长江。在明军回师的时候,从南昌来的一支队伍急匆匆地赶到。得知邓名已经率兵逼近南昌后,张朝的反应和岳州知府并无什么不同。反正债券也买了,银子也交付了,邓名的人也没有伤害,还签署了公债认购合同,张朝的胆子壮了起来,同样准备了舞狮、舞龙队,还带着鞭炮来迎接明军。
见到邓名就要离去,登船求见的南昌使者急忙挽留:“巡抚大人已经轻车简随向这里赶来,敢请国公大人稍微停留一个时辰,巡抚大人希望能与国公一晤。”
“如果张巡抚这次没有扣留我们的人,也没有对我们的银行家撒谎的话,我等一个时辰见上一面倒也无妨。”当着卫士和于佑明、冯子铭等人,邓名大声地拒绝了南昌使者的要求:“不过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冯子铭他们几个四川的同秀才,既然他们都安全回来了,我也没有兴趣多呆,下次有机会再说吧。”
在岸上的锣鼓声中,庞大的明军舰队掉头向北,返回了董卫国镇守的九江。明军会在此地再次进行短暂停留,等待从上游陆续赶来的川军和夔东军;而银行家们则再次离开军队,抢先一步向下游赶去。
在邓名等候援兵的时候,四省剿邓总理周培公也匆匆赶到了九江。
这次邓名突然发起东征,大大出乎周培公的预料。明军通过湖广进入江西时,周培公正在淮安和漕运总督林起龙商议郑成功去世后的东南局面。然后周培公就接到了如雪花一般送到淮安的急信,其中有蒋国柱的,也有张朝和董卫国的。南昌和南京的信中各有一封是关于拨款的,都同意在结账前从自己的那一份里紧急拨给张长庚十万两银子;其余的都是要求周培公这位“邓名问题专家”立刻赶回长江一带,处理当前面临的大问题。周培公甚至还收到了张长庚的急信,不过在周培公匆忙返回时,湖广的紧急召唤首先不见了下文;而在周培公赶到九江时,江西的事情看来也解决得差不多了。只有蒋国柱还在一个劲地催促周培公全力应对,一定要设法说服邓名放弃向江南推销公债的不合理要求。
“两年不见,风采更胜往昔啊。”得知周培公风尘仆仆来到的消息,邓名一直走到营地门口迎接。无论是张长庚还是董卫国,都没有得到过这个待遇,更不用说张朝,想见邓名一面都没有机会。
相比依靠赋税的湖广和两江督抚衙门,邓名更重视周培公掌管的剿邓总理衙门,因为周培公的衙门依靠长江贸易获得收入,这是一笔更容易调动的资源。各府县的库存虽然多,但总督衙门想要集中使用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时间也要长的多;而周培公不同,他随时能够拿出大笔的钱来招募士兵,而且也没有保留一定的储备来应付诸如饥荒之类的必要。
走进邓名的营帐后,周培公和他相视而笑,不等邓名开口,周培公就抢先道谢道:“保国公反应神速,这次算是帮了下官大忙了。”
“周布政使客气了,我这不过是自救而已,而且周兄不要用这个称呼,听起来太生分,也别用什么下官,我听着难受。”邓名笑道。
“好,那我还是叫邓提督好了。”周培公微笑着坐下,他现在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权势基础是来自邓名而不是其他什么人,邓名越强大,周培公就越重要;如果东南局势骤变,湖广和两江都开始脱离邓名的控制,那么剿邓总理衙门的用处也就大减,至于现在周培公这个衙门享有的种种特权,比如持剿邓总理衙门执照的货船免地方税一项,很可能就会被四省出于敛财的目的而取消。
这次邓名雷厉风行,把四省的野心掐灭在萌芽里,还沉重地打击了他们的战争动员力,除了邓名以外,得益最大的就是周培公。因此周培公进门就向邓名道谢,他们两人之间话不用说得很透,点一下就够了,邓名就会明白周培公并没有头脑发热,依旧对自己的处境有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