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 加入(2 / 4)
经验所以异想天开,还以为武器才是最重要的。这次跟着丞相出征,卑职终于明白了,武器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使用武器的人。所以卑职这次回去一定不再好高骛远地建议王上搞什么改革了,而是要脚踏实地研究兵法。”
说完后冯锡范不顾铠甲在身,深深向邓名鞠了一躬,挺直腰板后又深深地弯下去,如是者三:“丞相的言传身教,卑职感激不尽。”
邓名默默地看着冯锡范,确定对方刚刚抛弃了“唯武器论”,从此台湾少了一个军事改革派,而多了一个兵法大师。
一时没有想好如何把冯锡范拉回旧路上来,邓名也就岔开话题,先带着军官们去检查马尼拉的库房。
储存在马尼拉要塞的黄金,自然都成了明军的战利品。邓名走进马尼拉总督府的仓库,库里摆满了一个个装着金币的口袋。邓名让士兵从中拖出一袋,打开后倒在地上,金光灿烂的金洋在地上堆起了一个小丘,把围绕在四周的人的脸孔都映成了金色。
虽然跟着邓名巡视的人都是见过世面的人,不过看到这么多在地上乱滚的金币,还有整整一屋子的黄金,不少人的呼吸都变得沉重。
“这得有几十万、上百万两的金子吧?”周开荒一脸兴奋地说道。
邓名轻轻点点头。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都从南美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葡萄牙仅仅得到的黄金就超过了三百吨,而西班牙的所得更可以用不计其数来形容。摆在邓名面前的,只不过是马尼拉总督府的几十吨储备而已。
从地上抓起了一把金币,邓名认真地凝视了它们一会儿。马尼拉储存了西班牙多年的积蓄,菲律宾本身也是世界排名头几位的金矿和铜矿大国。控制了马尼拉后,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为金、银、铜这些金属而烦恼。更不说拿下巴达维亚后,欧洲需要的香料、瓷器和丝绸,都需要用贵重金属来交换,或是提供橡胶、硝石和其他中国所需的货物。
仅靠从马尼拉总督府的缴获,邓名除了分给同盟军红利、发给军队奖金以外,依旧能得到至少五十万两的黄金。邓名微微倾斜手掌,让抓在手里的金币一枚枚从指缝间落下,掉回地面的金山上去。他头也不回地问背后的周开荒:“知道这些金子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丞相回到都府的时候可以大撒金币了。”周开荒笑道。
“有了这些钱,那些湖北的女童即使出生在穷人家里,也可以活到成年了;意味着那里的人以后和四川的同秀才一样,再也用不着签下卖身契,再也不会被人随便买卖了。”有了这笔钱后,邓名就可以从更多的夔东将领手中赎买土地和人口,结束这些地盘上的租佃关系,付给穷人养活女儿的津贴。
把手中的最后一枚金币抛了回去,邓名转身走出了仓库。
当地的华侨代表已经被明军找来。除了马尼拉的华侨,还有其他各个港口、城市的华侨代表。他们被垦殖团找到后,邓名把他们一起请到了马尼拉。这些华侨的祖籍大都是福建或广东,还有少量来自浙江,其中又以宁波为多。
以前战争尚在进行中,邓名知道华侨多半还心存疑虑,不知道明军是不是会在短暂停留后离去,再次让这片土地落在西方人手中,所以那时邓名也没有过早地谈什么战后建设。而现在西班牙总督已经向明军投降,明军获得最终的胜利已是显而易见,邓名觉得是时候了,该向这些华人代表解释一下他打算如何统治这片土地。
在欢迎皇明丞相的侨民代表团中,祖籍福建南安的苑海滨站在前排,他脸上虽然挂着笑容但心里七上八下的,满怀着忧虑和不安。苑海滨的祖父在万历年就出海了,把未成年的儿子留在国内,等苑海滨的父亲成年、娶亲、生子后就也来吕宋,然后又轮到他长大跑海了。经过三代的经营,苑海滨已经成了富商,所以在明末巨变的时候他能够把南安的家人统统接出来,逃亡马尼拉。
二十年一晃就过去了,无论对清廷当初有什么观感,苑海滨始终惦记着回家乡看看。而因为邓名的缘故,福建的禁海令实际上也名存实亡,三年前苑海滨返回了一趟老家,还带回了一笔银钱,想为家乡修一条路,或是建一座桥,或是赞助个私塾——数百年来有点积蓄的侨商总是这样报效家乡,或许以后几百年后还会如此。
因为苑海滨是带着钱回去的,所以耿藩委任的南安官吏也满面笑容地出来迎接,代表全体乡亲感谢苑海滨的捐助,还表示要给他的故居上一块牌匾。苑海滨闻言大惊失色,急忙阻止:“万万不可,要是乡亲们都知道小老儿给家乡捐银子了,那将来就可能传到海外去,要是被红夷知道小老儿这么有钱,那全家就要遭殃了。”
根据几百年来的经验,福建的侨商明白捐助家乡一定要低调、再低调,因为土人、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对华人都满怀嫉妒和痛恨,他们嫉妒华人的财富,因为离不开华人而痛恨。华人使得马尼拉和巴达维亚更加繁荣,周期性地掠夺华人也是马尼拉和巴达维亚的一贯政策,因为这样可以让华人挣扎在贫困线上,迫使华人去更努力地经营、繁荣当地的经济,积蓄财富等待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