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黎阳(1 / 4)
先是袁尚在徐州搅局,接着是袁绍在河内策反张扬部将,曹操没有察觉袁家的敌意是不可能的。而且冀州备战牵涉到粮食征集、冶铁制兵、兵马调动,如此大的动静怎么能瞒过曹操。
“曹操终于反击了,看来他也并非没有准备啊!”袁尚叹道。曹操、荀攸、荀彧、戏志才等人都是智谋高深之辈,他们肯定不会像公孙瓒、陶谦那样被动防御,许县这一步棋就是他们反击的前奏。
郭嘉挥挥羽扇,说道:“出兵在即,看来咱们也该筹谋筹谋了。”
“咱们手上最有用的一枚棋子就是刘备,只要用得好可让曹操后院起火。”孙乾说道。
“恐怕曹操也早有防备,这一枚棋子不足以牵制曹操。”田丰摇摇头:“曹操虽然派兵驻防徐州,但那毕竟不是他的根本,要紧时放弃掉这四战之地便是。”
袁尚表示赞同,曹操确实是个狠绝的人,该放弃的时候他不会犹豫。想着想着他建议道:“不妨假设咱们就是曹操,看看能有什么计策反制冀州军大举南下。”
郭嘉笑着放下议事堂悬挂的行军地形图,用羽扇由南向北一指,说道:“以攻代守!”
“怎么会!”孙乾惊讶道:“因为缺粮,我方兵卒仅能出十余万。曹操地小人少,又经徐州之消耗,能征发的兵卒不过六万。面对一倍之敌,他怎么以攻代守?”
郭嘉笑着问道:“我方占据青、冀、并三州皆沿河水,可供渡河地点十分之多。那公祐你说,他们五六万人该防守何处?”
“这个,重兵把守白马、延津、濮阳一线,以拱卫陈留吧。”孙乾答道。现在陈留是曹操的治所。
“那我军于河内下颍川,再向东攻略陈留,如何?”郭嘉问道。
孙乾思考了一会,说道:“如此我军折返的路途多了不少,不过曹操军可多派斥候侦察我军动向,届时也可将白马、濮阳一线的兵力南调啊!”
郭嘉笑道:“如此,战场设在他们地盘,还是他们吃亏呀!曹操会如此算计么?”
“他们兵少,分兵处处设防又犯了兵家大忌,又怕我方攻入他们腹地,故此会集中一点,反守为攻?”孙乾恍然道。
“渡河北上的话曹操军粮草就会供给不上,他们如何能在河北持久作战?”袁尚问道。他记得历史上曹操是重点防守延津、白马,而袁绍还真的从这个方向进攻。但是历史改变了,他保不准曹操他们会采取什么策略。
“集中精兵渡河北上,凭借锐气挫伤我方一部兵马,随后再退守陈留北面门户的白马、延津。”贾诩不急不利地补充道。
袁尚明悟,这不就是历史上曹操在官渡之战用的法子么?历史是改变了,但是双方实力、双方的地理位置没有改变太多,所以同一场冲突还是会用相似的策略。而此举被自己事先洞察了,关羽这个大将也没有被曹操招揽,结果肯定不会一样。但吕布的投靠让袁尚心中隐隐不安,这可是比关羽还强悍的猛男,变数实在不少。
“公祐,立即起草发往冀州的文书,将曹操会派精锐北上的设想禀报上去。”袁尚吩咐道。
孙乾答应一声,立即起草文书。
听了他们的分析后,钟繇问道:“我军出三万兵马,只是不知该到冀州集结,还是作为偏师自行出击?”
“沿河水逆流而上,与冀州中军合击濮阳。”袁尚说道。这是去年袁绍等人定下的计策。
“那样的话,即使决战取胜我青州不能乘胜追击,以扩充实力。”孙乾不无遗憾道。
“那倒未必!”袁尚抬手指着行军图,说道:“我青州的存粮虽然不能支撑大军持久作战,但节衣缩食的话,还是能趁机发兵攻占泰山郡的。”
“不错,泰山跟我齐国近在咫尺,能趁机拔出这颗毒牙再好不过。”田丰也赞同道。
钟繇不住摇头:“库府的粮草已经供给大军出征之用,哪还有多少余粮供给另一支兵马攻占泰山郡。”
“泰山距我青州十分之近,粮草供给不会耗费很多。”袁尚露出一个自信的表情,神色带有几分高深,说道:“再说攻占泰山未必要很多兵马,只需一员得力战将即可。”
郭嘉一拍羽扇,会意道:“公子说的是臧霸!”
袁尚点点头:“臧霸是泰山人,他对那里山水地形可谓了如指掌。而且他在泰山应当还有旧识,攻占泰山一事非他不能办到。”
对于青州来说,泰山郡是个要地。拿下泰山郡不仅能解除它对临淄的威胁,还能将青州的防线大大向前推进,直接威胁兖州腹地。袁尚早就想拿下泰山郡,只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跟曹家决战前是不能妄动的。
“只是不知如何劝说臧霸归顺我军。”袁尚不无苦恼道。自从徐州北上后,臧霸虽然领袁尚的情,屯驻所部兵马于青州徐州交界的平昌。但是他对袁尚和刘备都是态度暧昧,没有言明归附哪一方势力。
“公子宽心,臧霸现在的兵马不过两千,他的粮草用度也多要仰仗我青州。相信他是个明白人,知道该何去何从。”贾诩再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