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终南山中仙风长 (1)(9 / 11)
,便已杀了近万人了。”
张无忌捏拳切齿道:“冷先生所为确有过之了,杨教主却如何不加以约束呢?”
范遥道:“教主走后,杨大哥勉为其难挑起了教主的重担,召集大家商议往后大事,冷谦提议将总坛移至中原。这个想法虽过于胆大妄为,但大伙儿想到教中义军之所以变得四分五裂各自为政,确有总坛所在太过遥远,号令不力之故,便都同意了。本教虽历代受官府压迫,不敢像僧道那般大肆建筑庙宇殿阁,但在泉州尚存有一座,大家便一致同意先将总坛迁至泉州。另外,李天垣被新授法王一位,本该宣他到总坛受职的,但冷谦道天垣不宜远离,教主亲往授之即可。杨大哥想到自己需得三位法王的大力扶持,便欣然应允了。因冷谦颇有建教之才,又是张教主亲任的刑堂执法,便被杨大哥当堂任命为刑堂执法兼副教主一职,掌管三枚圣火令,带领教众先至泉州。杨大哥带同野王、蝠王和属下去往常州封授李天垣。我们一行到了甘凉,只见冷谦查阅当地分坛老练清楚,快刀斩乱麻地处理了几件困惑许久的孬事,处斩了几名不尊教义之徒,大快人心,大家都很佩服。后来大家要分道而行之际,杨大哥还握着冷谦的手道,泉州大事,还要全靠冷谦兄弟了!没想到便是这么一句话,冷谦便一路杀到了泉州去!到了泉州他也没停下,仅苏浙一带,被除以投周之名而杀的教众就达五千余人!我们闻讯要赶到泉州时,又闻讯徐寿辉公然叛教,冷谦飞鸽传书请杨教主颁下天下共诛大令,讨伐徐寿辉。令朱元璋率大军沿江西上。大家才到应天不久,便又惊闻新任法王李天垣叛教投周,并练成了邪功葵花宝典,杀了教主舅父殷野王!”
这一下张无忌失声呼出,眼前一黑,两股热泪轰的滚出,双手抓住了范遥的肩膀,失声道:“什么?我舅父他……他……他被李天垣杀了?”
范遥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重重地点了一下头。
张无忌通地跪了下去,哭喊道:“李天垣!我要杀了你!”
范遥道:“杨大哥和属下及韦蝠王三人带人去找李天垣算账,说不得同冷谦交好,便自己去了泉州,于是在泉州摩尼圣庙大骂冷谦,死在庙前;我们三人却一路追寻李天垣到了甘凉一带,也就是在那里,杨大哥遭到了神衣门灵鹫双怪的暗算,被斩去了右手四指,废去了一半的内力!属下和韦蝠王护送杨大哥去疗伤,当晚杨大哥越想越是惶恐,如不请得张教主重掌大局,明教数百年基业,只怕便就此到头了啊!于是杨大哥星夜唤属下到他塌前,叮嘱属下一定要找到教主,请教主重归总坛!执掌教务!请教主一定要答应杨大哥及属下,也是答应所有爱戴教主的百万明教教众啊!”
范遥说罢便拜倒在张无忌的足下,从怀中掏出一物道:“杨大哥右手残废不能提笔,便用断指鲜血写得血书一封呈于教主!请教主过目!”
张无忌接过血书,天色虽黑,但张无忌神功微凝,双目之中自有隐隐神光射出,将那不忍目睹的血书看了,当下紧握血书,仰天长叹一声,对范遥道:“范右使,杨教主虽然受伤,功力有损,但并无多大妨碍,本人教主之位既已传给杨左使,不便即刻收回。明教的事我绝不能坐视不管,你请起吧,我答应你回到总坛,协助杨左使理清教务便是。而且,我张无忌不为舅父报仇,又怎能安然归隐?”
范遥闻言抹泪大喜,心想教主虽不能答应即刻重做教主之职,那是怕人说他出尔反尔,但只要回到总坛,开始处理教务,兄弟们自有办法令他就范,那时我明教重归大统,万众归心,即使黄袍加身他也只能顺其自然了。当即叩拜道:“多谢教主!属下这便告知杨大哥,大家一同迎接教主回归!”
二人下山途中,张无忌将张士信矢口否认同神衣门有关之事说了,范遥沉吟片刻,道也许此事张士信的确不知,似他这种花花公子,纨绔子弟,哪能堪得大事,若我是张士诚,这种秘密之极的事也不会告诉他。
他却不知张士信虽风流好色不堪大事,但张士诚素重兄弟情意,不但大事小事不瞒着他,便是大官重权也从来任他爱要便要。也就是如此义气用事,便使得能以数千对抗数十万元军的张士诚最后输在了实力本不如他的朱元璋手里。
二人下山后便没有再追问张士信了,除了丐帮外,其余人无甚他事,不等天亮,便大都已各自散去。方东白受伤虽重,但他功力深厚,一经解穴,不多时便醒来了。张无忌虽对他没有多少好感,但见他醒来也颇高兴,忙再输入一股内力帮他调匀内息,疏通经络。麻寻天也一直守在一旁,见他醒来,忍不住欢呼了声,道:“帮主,你还好么?”转身又向张无忌拜倒道:“多谢张教主!”
张无忌忙将他扶了起来,道:“麻长老不必如此,说来我还得罪过方帮主,正要弥补的。”
听此言方东白抬头看了看张无忌身旁的赵敏,深叹了口气道:“张教主高义……说起这条胳膊……那是本人艺不如人……张教主当日没取在下性命已经是仁慈之至了……何必自责?日前之事……只是……本人身不由己……借题发挥而已……”
张无忌道:“多谢